[实用新型]防止技术开锁的防盗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3193.8 | 申请日: | 2011-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0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杨仁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仁对 |
主分类号: | E06B5/11 | 分类号: | E06B5/11;E06B3/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技术 开锁 防盗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住宅区里面有一般都有很多住户,一般的住户家里都安装有防盗门,防盗门装有锁,起到防盗的效果,但是,现有的防盗门防盗效果不好,现在一些小偷学会了技术开锁,他们会利用技术开锁的技术和专门的技术开锁工具打开防盗门的门锁,入室偷窃,一些技术好的小偷,可以利用技术开锁的技术在仅仅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开锁,怎样防范小偷技术开锁是防盗门行业的一个难题,市场上急需一种可以防止技术开锁的防盗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防盗门防盗效果不好,容易被小偷技术开锁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技术开锁的防盗门,该防止技术开锁的防盗门在防盗门的钥匙孔的外侧安装有圆筒型防护壳体,形成狭小的圆筒形防护空间,小偷要技术开锁时,由于钥匙孔外侧的圆筒型防护壳体的阻挡作用,小偷很难用双手在狭小的圆筒形防护空间内技术开锁,因此该防盗门具有防止技术开锁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技术开锁的防盗门,包括门体、钥匙孔,在门体的钥匙孔外侧设置有圆筒型防护壳体,圆筒型防护壳体的外端设置有圆筒型橡胶垫,圆筒型防护壳体和圆筒型橡胶垫之间通过胶水粘结在一起,圆筒型防护壳体设置有螺孔,螺杆穿过门体后连接在螺孔内,通过螺杆将圆筒型防护壳体固定在门体上,螺杆的螺帽和门体之间设置有垫圈。
所述圆筒型防护壳体的内直径为9厘米。
由于该防止技术开锁的防盗门包括门体、钥匙孔,在门体的钥匙孔外侧设置有圆筒型防护壳体,圆筒型防护壳体的外端设置有圆筒型橡胶垫,圆筒型防护壳体和圆筒型橡胶垫之间通过胶水粘结在一起,圆筒型防护壳体设置有螺孔,螺杆穿过门体后连接在螺孔内,通过螺杆将圆筒型防护壳体固定在门体上,螺杆的螺帽和门体之间设置有垫圈,因此,该防止技术开锁的防盗门在防盗门的钥匙孔的外侧安装有圆筒型防护壳体,形成狭小的圆筒形防护空间,小偷要技术开锁时,由于钥匙孔外侧的圆筒型防护壳体的阻挡作用,小偷很难用双手在狭小的圆筒形防护空间内技术开锁,因此该防盗门具有防止技术开锁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防止技术开锁的防盗门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局部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止技术开锁的防盗门,包括门体1、钥匙孔2,在门体1的钥匙孔2外侧设置有圆筒型防护壳体8,所述圆筒型防护壳体8的内直径为9厘米,圆筒型防护壳体8的外端设置有圆筒型橡胶垫3,圆筒型防护壳体8和圆筒型橡胶垫3之间通过胶水粘结在一起,圆筒型防护壳体8设置有螺孔7,螺杆6穿过门体1后连接在螺孔7内,通过螺杆6将圆筒型防护壳体8固定在门体1上,螺杆6的螺帽和门体1之间设置有垫圈5。圆筒型防护壳体8套在钥匙孔2外侧,并以钥匙孔2为圆心放置。圆筒型防护壳体8内形成狭小的圆筒形防护空间4,用于防护钥匙孔2。住户用钥匙开锁时,也要手先伸进圆筒型防护壳体8内,再钥匙插入钥匙孔2进行开锁。由于小偷技术开锁时,一般要两只手操作技术开锁工具,在钥匙孔2内试探开锁,这需要钥匙孔2外有一个较大的空间给其操作。由于圆筒型防护壳体8的阻挡,圆筒型防护壳体8内形成狭小的圆筒形防护空间4,防护住钥匙孔2,小偷难以用两只手操作技术开锁工具在钥匙孔2内试探开锁,因此该防盗门具有防止技术开锁的作用,并且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仁对,未经杨仁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31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单面冻融试验机
- 下一篇:一种桩基施工质量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