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胆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52838.6 | 申请日: | 2011-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5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 发明(设计)人: | 林振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利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31/50 | 分类号: | A47J31/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饮水机冷胆结构,尤指一种可缩短冰水输出行程,避免温度变化的冷胆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常见的饮水机大致上为温、热两用的开饮机及冰、温、热三用开饮机,而此种具有可输出冰水的三用开饮机,其内部必须装设有一个冷胆结构,即利用压缩机抽送冷媒的原理对水进行冷热交换,而使温热开水热能被吸走变成冰凉开水。因此上述抽送冷媒对水进行冷热交换的传统开饮机虽然比温热两用开饮机增加冰水饮用的功能,但是却有以下各项缺失:
一、体积过于庞大:主要是因传统的制冷冷胆结构是利用压缩机抽送冷媒原理,而压缩机与冷媒流动装置本身结构体就很大,造成此种装置结构的开饮机本身的体积无法缩小。
二、成本损耗大:由于压缩机需要冷媒方能进形冷热交换,因此使用相当的时间便要补充冷媒,造成成本上的负担。
三、因传统开饮机是借助压缩机输送冷媒,因此在清洗及移动时必须注意,即被搬运移动后要等一段时间才能使用,否则冷媒系统容易造成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以上所述,申请人便开发出本案创作,并提出申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胆结构,具有体积小及无需补充冷媒可达低噪音、具有环保、节省成本及缩短冰水输出行程,避免温度变化的优点。
为达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冷胆结构,包括:冷胆本体,其侧边设入水管,出水管及排气管位于该冷胆本体的顶部,排水管设于该冷胆本 体的底部,且该冷胆本体的外周壁设定位部,该冷胆本体包含:底座、金属材质的环座及上盖,其中该底座底部设有排水管,该环座位于该底座上方,该环座的外周壁设平面的定位部,该上盖的外周壁设入水管,该上盖的顶部设出水管及排气管;制冷片,贴设于该定部的外壁,其一表面会产生冷温度并与该定位部贴合,而另一相对面则会产生热温度;外壳,包含前壳体及后壳体,两壳体相对组合将该冷胆本体包覆在内,该外壳的顶部设两穿孔,该两穿孔是分别供该出水管及该入水管穿出,该后壳体的后壁设窗口;及散热片,位于该后壳体的外表面。通过该制冷片传导冷温度至该冷胆本体内,与冷胆本体内的水进行冷热交换,形成冰水再由该出水管导出,热能则传于散热器并利用风扇快速降温。
其中该底座的排水管设有套盖,用以密封该排水管的出水口。
其中该散热片后方组设罩体,该罩体后方设有风扇,用以使外界空气吹向散热片,加强散热片的散热效果。
其中该散热片侧边设有锁孔,可用以连接该冷胆结构的控制电路板,用以增加控制电路板的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结构完成摒除冷媒压缩循环降温原理,因此可大幅缩减开饮机的体积;且该冷胆本体的出水管是设计在冷胆本体的顶部,距离一般开饮机冰水输出口较近,缩短冰水输出的行程距离,可避免温度变化;而本结构采用电子式制冷片的制冷方式,因此具有环保、省电低噪音及不需补充冷媒,相对的可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冷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冷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水流方向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清洁时水流方向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冷胆结构的实施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冷胆本体;11-底座;111、131-凸耳;112、132-耳孔;113、122-止漏环;115-排水管;116-套盖;12-环座;13-上盖;121-螺孔;123- 定位部;126-孔槽;125-温度感应器;114、136-螺丝;133-入水管;134-出水管;135-排气管;20-外壳;21-前壳体;201、211-穿孔;212-缺口;22-后壳体;221-窗口;222-软垫;30-散热片;31-锁孔;40-罩体;41-风扇;50-制冷片;60-控制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举出本实用新型冷胆结构的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以协助专利审查委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内容有清楚的了解。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冷胆结构的立体及分解示意图。冷胆结构主要包括:冷胆本体10、外壳20、散热片30及罩体40。
该冷胆本体10包括:底座11、金属材质的环座12及上盖13,且所述冷胆本体10的环座12外壁面设有温度感应器1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利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达利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28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工业设备底盘履带上的销套
- 下一篇:栏装类半挂车型边框内嵌式活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