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力变矩器传动箱高负载输出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2230.3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6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逄永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剑豪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1/24 | 分类号: | F16H4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8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力变矩器 传动 负载 输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出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液力变矩器传动箱高负载输出轴结构。
背景技术
液力变矩器传动箱是介于柴油机与机车动轮之间的一种传动装置,其主要功能就是使柴油机的特性适应机车牵引特性的要求。输出轴结构是液力变矩器传动箱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液力变矩器传动箱输出轴结构包括左端输出法兰1、螺栓2、弹簧垫圈3、第一轴承座4、内垫圈5、第一深沟球轴承6、输出轴7、圆螺母8、止动垫圈9、第二深沟球轴承10、第一齿轮11、第一轴承调整圈12、联合齿套13、第二齿轮14、第二轴承座15、右端输出法兰16、细羊毛毡17、第一挡油圈18、圆柱滚子轴承19、第一垫圈20、第三深沟球轴承21、第二轴承调整圈22、开槽十字螺钉23、第二垫圈24、第二挡油圈25、骨架油封26、第一纸垫27、第二纸垫28、第一端盖29、第二端盖30、第一O形圈31、第二O形圈32、第三垫圈33。第一深沟球轴承6、第二深沟球轴承10和第三深沟球轴承21的数量均为二只。
如图1所示,第一轴承座4中装入的是第一深沟球轴承6,第一齿轮11中装入的是第二深沟球轴承10,第二齿轮14中装入的是第三深沟球轴承21,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4均为直齿。
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4的轮齿经常发生损坏,第二深沟球轴承10、第三深沟球轴承21会发生轴承烧损现象。在将第二深沟球轴承10、第三深沟球轴承21装入输出轴7的外圆时,需将第二深沟球轴承10、第三深沟球轴承21各二只先分别装入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4的孔中后,再套入输出轴7的外圆,由于轴承内圈与输出轴外圆为过盈配合,使得装配难度加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传动箱高负载输出轴结构,其通过对输出轴各部轴承的重新选型,提高了轴承动态和静态承载能力。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力变矩器传动箱高负载输出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左端输出法兰、螺栓、弹簧垫圈、第一轴承座、内垫圈、第一圆锥滚子轴承、输出轴、圆螺母、止动垫圈、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第一齿轮、第一轴承调整圈、联合齿套、第二齿轮、第二轴承座、右端输出法兰、第一挡油圈、圆柱滚子轴承、第一垫圈、第三圆锥滚子轴承、第二轴承调整圈、第二垫圈、第二挡油圈、第一端盖,左端输出法兰靠内孔锥度过盈装于输出轴的左端锥度外圆上;第一轴承座与第一端盖通过螺栓、弹簧垫圈刚性连接;第二挡油圈的内孔装于输出轴的外圆上;第一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与第一轴承座的内孔配合,第一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孔与输出轴的外圆配合;内垫圈、第二垫圈都装于输出轴的外圆;圆螺母、止动垫圈、第一轴承调整圈、联合齿套、第一挡油圈、圆柱滚子轴承、第一垫圈、第二轴承调整圈装于输出轴上;第二圆锥滚子轴承通过其外圈装于第一齿轮的孔中,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与输出轴过盈配合;第三圆锥滚子轴承通过其外圈装于第二齿轮的孔中,第三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与输出轴过盈配合;第二轴承座与圆柱滚子轴承的外圈配合;右端输出法兰靠内孔锥度过盈装于输出轴的右端锥度外圆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盖内部装有细羊毛毡和骨架油封。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空间位置变动较小的情况下,提高了齿轮、轴承承载能力,降低了液力变矩器传动箱输出轴结构部分的故障率,并降低了装配难度,切实可行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液力变矩器传动箱输出轴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液力变矩器传动箱高负载输出轴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液力变矩器传动箱高负载输出轴结构包括左端输出法兰1、螺栓2、弹簧垫圈3、第一轴承座4、内垫圈5、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6、输出轴7、圆螺母8、止动垫圈9、第二圆锥滚子轴承40、第一齿轮11、第一轴承调整圈12、联合齿套13、第二齿轮14、第二轴承座15、右端输出法兰16、细羊毛毡17、第一挡油圈18、圆柱滚子轴承19、第一垫圈20、第三圆锥滚子轴承41、第二轴承调整圈22、开槽十字螺钉23、第二垫圈24、第二挡油圈25、骨架油封26、第一纸垫27、第二纸垫28、第一端盖29、第二端盖30、第一O形圈31、第二O形圈32、第三垫圈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剑豪传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剑豪传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22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扭矩行星齿轮箱输入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耙斗装岩机的可调式卡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