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星载转动机构载荷的残余角动量测量用无线配电仪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2101.4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0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刘朝晖;许斌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P3/00 | 分类号: | G01P3/00;H02J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 机构 载荷 残余 角动量 测量 无线 配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星载转动机构载荷的残余角动量测量用无线配电仪。
背景技术
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下,卫星及其星载载荷均处于自由浮动状态,两者间存在动力学和运动学上的耦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于卫星平台、尤其是微小卫星,这种影响尤其明显。一个卫星平台上如果搭载有多种运动载荷,那么这种耦合将更加复杂。所以,一般每个转动载荷都配有反作用平衡轮来消减转动对卫星平台的影响。对于星载转动机构载荷搭配相应平衡轮后的控制效果,需要通过放置在气浮平台上测量其在运动条件下的残余角动量来进行评判。
由于载荷在设计、调试、测量、检测等多个环节中,其供电不可能采用整星的供电系统,而一般采用开关电源或是线性电源。由于当载荷功耗较大时,开关电源或是线性电源都有较大的发热,因此都配有风扇,而风扇有较大的气流出入,其都将影响残余角动量的测量。另外,由于开关电源或是线性电源其供电均为市电,都需要有电源线来连接,也将影响残余角动量的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星载转动机构载荷的残余角动量测量电源为有线控制,影响残余角动量的测量精度,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星载转动机构载荷的残余角动量测量用无线配电仪,用来精确测量星载转动机构载荷的残余角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星载转动机构载荷的残余角动量测量用无线配电仪,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无线接收器模块、DC-DC模块、电压、电流采集显示模块、无线发射器单元以及依次连接的电源、过压、过流保护单元、继电器开关及输出模块,所述电源通过DC-DC模块给电压、电流采集显示单元以及无线接收器单元供电,
所述电压、电流采集显示模块采集电源输出的信号以及继电器开关及输出模块输出的信号,所述无线接收器模块控制继电器开关及输出模块中的继电器开关的开合。
还包括手动、无线切换模块以及手动开关指令模块,所述电源通过DC-DC模块给手动、无线切换模块和手动开关指令模块供电,所述手动、无线切换模块分别与手动开关指令模块和无线接收器模块连接,所述手动开关指令模块控制继电器开关的开合。
上述电源为锂离子蓄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
1、测量准确。本实用新型的无线配电仪采用无线接收器模块接收启动、关闭信号,避免了因为操作振动造成的对测量的影响,防止人为操作带来的干扰。
2、本实用新型采用锂离子蓄电池组供电,体积小、重量轻,并且供电时间常。
3、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手动、无线切换模块和手动开关指令模块,手动控制和无线控制的切换,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星载转动机构载荷的残余角动量测量系统构成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星载转动机构载荷的残余角动量测量用无线配电仪系统构成;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压、过流保护单元以及DC-DC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无线接收器单元、手动、无线切换单元以及继电器开关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星载转动机构载荷的残余角动量测量系统图,包括设置在气浮平台上的电源、无线配电仪、转动机构载荷电控箱、转动结构载荷机械本体以及无线发射器,电源给无线配电仪供电、无线配电仪控制转动机构载荷电控箱去测量动结构载荷机械本体。
如图2所示,星载转动机构载荷的残余角动量测量用无线配电仪,包括无线接收器模块、DC-DC模块、电压、电流采集显示模块、无线发射器单元以及依次连接的电源、过压、过流保护单元、继电器开关及输出模块,电源通过DC-DC模块给电压、电流采集显示单元以及无线接收器单元供电,
电压、电流采集显示模块采集电源输出的信号以及继电器开关及输出模块输出的信号,无线接收器模块控制继电器开关及输出模块中的继电器开关的开合。
还包括手动、无线切换模块以及手动开关指令模块,所述电源通过DC-DC模块给手动、无线切换模块和手动开关指令模块供电,所述手动、无线切换模块分别与手动开关指令模块和无线接收器模块连接,所述手动开关指令模块控制继电器开关的开合。电源为锂离子蓄电池组。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过压、过流保护单元以及DC-DC模块示意图,其中U1为DC-DC模块,Q1为防浪涌电路,D2为过压保护电路,D1为防反向电路。
图4本实用新型无线接收器单元、手动、无线切换单元以及继电器开关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开关S1和S2构成手动、无线切换模块,U2为无线接收器模块,U3为放大驱动电路,p5h为继电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21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