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芳纶1414纤维纺丝用牵伸机的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1823.8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5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高文圣;廖继东;陈泽华;韩得茂;黄筱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东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16 | 分类号: | D01D5/16;D01D13/02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44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414 纤维 纺丝 牵伸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纤维纺丝用牵伸机的密封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芳纶1414纤维纺丝用牵伸机的密封结构,并可以推广使用在有高度防腐要求的其它高性能纤维牵伸设备上,属于纺织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高度防腐要求的其它高性能纤维牵伸设备,如芳纶1414纤维的生产过程中,聚合物采用高纯浓硫酸为溶剂溶解成纺丝浆液,浆液经由喷丝板的细孔喷出纺丝,并且在凝固浴成型,从凝固浴出来的成型丝束由一台或几台牵伸机(一般为七辊牵伸机)牵伸并同时进行碱洗和水洗,所以,牵伸机的防酸碱腐蚀性要求很高。目前市场上正在使用的该类牵伸机防腐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是要求防腐的零部件全部采用了00Cr17Ni14Mo2不锈钢材料,成本非常高,而且主轴零件采用不锈钢材质,强度低,零件使用寿命短。2是牵伸机箱体碳钢板材焊接或铸造,外表面采用00Cr17Ni14Mo2不锈钢薄板包覆,主轴选用合金结构钢材料,关键部位采用00Cr17Ni14Mo2不锈钢镶套,轴向使用橡胶密封圈密封。成本较高、结构复杂、密封效果较差,腐蚀液体容易进入到箱体轴承内,从而造成设备故障,使用寿命不到三个月,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而且常规的密封结构没有考虑到减少腐蚀介质在关键部位的停留时间。腐蚀介质停留时间长,密封的效果减弱。因此,这类密封的结构需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芳纶1414纤维纺丝用牵伸机的密封结构,在生产过程中,该类牵伸机的关键零部件和关键部位能长时间不受腐蚀液体的侵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牵伸机的箱体、旋转主轴、牵伸辊和隔套,旋转主轴通过轴承与箱体的轴承座孔连接;牵伸辊通过中心的圆柱孔与旋转主轴的外圆柱面连接,或牵伸辊通过中心的圆锥孔与旋转主轴的外圆锥面连接,在所述的牵伸辊与旋转主轴的轴肩之间设有隔套,隔离板的上端固定在箱体的右侧,隔离板与箱体的右侧面分隔开;隔离板上设有开孔,隔离板的开孔处设有碗型密封套,碗型密封套的一端与轴承端盖的内孔定位连接,另一端喇叭状套口与隔离板的开孔口连接,碗型密封套的中间孔空套在隔套的外壁上,前后各装有一正一反两个耐酸碱骨架油封。
优选为:所述的隔套上分别焊接有两个挡环,两个挡环分开设立,右边的挡环的直径大于左边的挡环,两个挡环全部位于碗型密封套的喇叭状套口内。
所述的两个耐酸碱骨架油封之间的碗型密封套的中间孔设有一个环形圆弧槽,槽的底部钻了一个倾斜的排液孔。
所述的隔离板的上端通过沉头螺钉与箱体连接,沉头螺钉固定后,沉头螺钉的螺钉头部用PP或PE焊条焊死。
所述的隔套与牵伸辊的连接接触端面上设有“O”型密封圈,牵伸辊外端与盖板连接,牵伸辊外端与盖板之间设有另一“O”型密封圈,箱体的底部设有收集盒。
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牵伸机关键零部件和关键部位如:箱体、主轴、轴承等,不受腐蚀液体侵蚀的优势,如在芳纶1414纤维纺丝生产线上,这种密封结构的牵伸机在正常连续生产的条件下,使用寿命达到一年以上。并且可以通过简单的更换“O”型密封圈和耐酸碱骨架油封的措施来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箱体1,旋转主轴2,牵伸辊3,隔套4,轴承5,“O”型密封圈6、10,挡环7、8,盖板9,隔离板11,耐酸碱骨架油封12,轴承端盖13,碗型密封套14,沉头螺钉15,收集盒1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发明内容中的技术方案具体实施,其中技术方案在说明方向方位如“前、后、左、右” 等时,主要是根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来说明,只是相对位置的限定;同样,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然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东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东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18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