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换瓶输液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51689.1 | 申请日: | 2011-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4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冯雄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雄华 |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启明专利代理事务所 44270 | 代理人: | 郁士吉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换瓶输液器,其属于输液器械类。
背景技术
输液是一种常用的临床医疗手段,现有技术的输液器械,由瓶塞穿剌头、回气管、滴斗、上输液管和下输液管构成,所述瓶塞穿剌头限定一滴液通道和一回气通道,所述滴液通道通过上输液管连接到滴斗,所述滴斗的输出端通过下输液管连接到静脉穿剌针,所述回气通道与回气管连通,在临床实践中,病人输液往往一次需要输多瓶,常见为一次输二瓶,目前的操作方式为一瓶输完了,病人呼叫护士换瓶,在病患较多的情况下,护士常常为了换瓶而忙个不停,稍有疏忽换瓶不及时还常常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显然现有技术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换瓶输液器,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换瓶输液器,包括第一瓶塞穿剌头、第一回气管,第一滴斗以及第一上输液管和下输液管,所述第一瓶塞穿剌头限定第一滴液通道和第一回气通道,所述第一滴液通道通过第一上输液管连接到第一滴斗,所述第一回气通道与第一回气管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瓶塞穿剌头、第二回气管和第二滴斗,所述第二瓶塞穿剌头限定第二滴液通道和第二回气通道,所述第二滴液通道通过第二上输液管连接到第二滴斗,所述第二回气管的一端与第二回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回气管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一上输液管,所述第一滴斗中有一过渡联接管,所述过渡联接管插设在所述第一滴斗中,所述过渡联接管的一端位于第一滴斗的底部,另一端固设并穿过所述第一滴斗的上侧壁,并与所述第二上输液管联通,所述第二滴斗的输出端通过下输液管连接到静脉穿剌针。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一种自动换瓶输液器,在使用时将第一瓶塞穿剌头和第二瓶塞穿剌头分别插入A瓶和B瓶,这时由于第一回气管是开放的,为此,A瓶中的药液通过第一穿剌头限定的第一滴液通道以及第一上输液管流入第一滴斗,再经过渡联接管流入到第二上输液管中,然后流入第二滴斗中,最后经下输液管和穿剌针输入到人体,B瓶由于第二回气管被阻塞,为此这时B瓶中的药液不会流出,当A瓶中的药液输完后,第二回气管经第一上输液管、第一瓶塞穿剌头、A瓶、第一回气通道、第一回气管形成空气流通回路,为此B瓶中的药液自动经第二上输液管流出,从而实现了自动换瓶,同时当A瓶中的药液输完后,第一滴斗中的药液将下降,当第一滴斗中的药液的液面低于过渡联接管穿过的第一滴斗上侧壁的位置后,就不会再有药液经此流出,同时残留的药液自动封止过渡联接管通道,从而不会对B瓶中的药液流出造成影响,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换瓶输液器可以采取级联的方式实现多于二瓶的药液自动换瓶,原理是一样的,在此不加以详述。依以上所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自动换瓶输液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1为第一瓶塞穿剌头;
12为第二瓶塞穿剌头;
21为第一回气管;
22为第二回气管;
31为第一滴斗;
32为第二滴斗;
41为第一上输液管;
42为第二上输液管;
5为下输液管;
61为第一滴液通道;
62为第二滴液通道;
71为第一回气通道;
72为第二回气通道;
8为过渡联接管;
9为静脉穿剌针。
A为A瓶;
B为B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自动换瓶输液器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雄华,未经冯雄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16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