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杆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9892.5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4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得成;郭亮亮;于泽涛;崔爱珍;亓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08 | 分类号: | E04C3/08;E04C3/11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杆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造,特别涉及一种拉杆构造。
背景技术
桁架系统结构应用领域广泛且经济实用,在会展中心、体育场馆及一些大型公共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图1所示,由于桁架10跨度大、悬挑长,因此在桁架10后部往往设有拉杆20,以加大每榀桁架支座处竖向腹杆的截面,能够有效抵抗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和水平荷载,而拉杆20又往往做为建筑物外檐装修龙骨30所依附的结构,在外檐装修龙骨20上安装外檐装修面层40。桁架系统完成卸载后,规范要求在桁架系统的任何受力杆件上禁止施焊,以防止后施焊过程对杆件造成影响,进而造成质量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杆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拉杆构造,包括拉杆,在该拉杆上设有用以与龙骨连接的套箍。
其中,该套箍焊接在该拉杆上。
其中,所述套箍上具有焊缝,其中该焊缝方向与该套箍收到的拉力方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未破坏桁架杆件的受力状态;保证幕墙龙骨合理受力的前提下,不影响建筑物外檐效果;大大提高了施工工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桁架拉杆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按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拉杆构造的示意图。
图3和4是图2中套箍的焊缝处的受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拉杆6与装饰用主龙骨1需要交叉连接。如背景所述,由于不能在拉杆6上直接焊接主龙骨1,因此在该连接处的拉杆6上预先安装套箍5。然后,将主龙骨1焊接到该套箍5上。
图2中示出的是单套箍塞焊方案。即将单独的套箍通过塞焊方式与拉杆相连接。优点:施工方便,大大缩短了工期,并且降低了施工成本。缺点:虽为塞焊,对拉杆还是有稍微的影响,但通过对设计单位的咨询,此影响基本可以忽略。
套箍5与拉杆6之间还可以安装另一较小套箍,即大套箍将小套箍“抱住”,大套箍通过焊接方式与小套箍连接。这样的优点是完全避免了焊接作业对拉杆的影响。但其缺点是施工困难,工期与施工安全性难以保证,并且增加了套箍脱落的风险。
套箍5上还连接加强杆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图2示出的连接杆3和加强杆2用来连接次龙骨4。如何连接次龙骨4是本领域的公知技术。
确定套箍尺寸主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1)承载力;2)桁架拉杆的尺寸(如外径为559mm);3)由于焊接残余应力造成的焊缝横向收缩值;4)施工的便捷性。
可将加工完成的套箍运至现场后,除锈并刷防锈漆,采用电动葫芦将套箍就位并进行点焊固定,而后进行满焊。套箍焊接完成后,将做为龙骨的钢梁与套箍进行焊接。
如图3所示,安装时套箍上的焊缝一定与其受到的拉力方向一致,此时焊缝与套箍母材共同作用,承受来自主龙骨1的拉力。否则,如图4所示,焊缝转动90°后,可以看出附图1中的而在附图2的情况下,焊缝处于最不利位置,焊缝承受的拉力远远大于附图3情况下焊缝承受的拉力。
尽管本实用新型依照其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但是存在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改变、置换和各种替代等同物。这里提供的示例仅是说明性的,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简明,本说明书省略了对公知技术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98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