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瓣式湿式报警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9294.8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6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俞伯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港龙消防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5/68 | 分类号: | A62C35/68;F16K1/18;F16K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瓣式湿式 报警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喷淋灭火系统中的斜瓣式湿式报警阀,其特征是外形为筒状;采用上斜式阀瓣结构,压差翻转开启,自重复位;启动灵敏,补水流量可调节、锁固,安装对接便捷,属于消防灭火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湿式报警阀额定工作压力为1.2MPa,在伺服状态下,阀瓣处于水平位置,开启翻转力较大,受管网气垫效应,存在振荡、间隙报警现象。
现有的湿式报警阀补水机构,行程不能调节,即补水流量无法调节;背压采用钢珠锥面或平面硬密封,受杂质、水垢影响常发生渗漏。
大部分的湿式报警阀与管道连接采用传统的法兰式,需焊接配对法兰,破坏管道内腔的防腐层,较费工时,成本较高;与当前普遍采用的高效节材的沟槽施工工法不配套。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常规湿式报警阀在开启灵敏度不高,存在振荡、间隙报警现象,与沟槽连接需增加法兰/沟槽转换接头,补水结构不能调节,补水反向渗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湿式报警阀,设计采用上斜20°阀瓣布局的结构,提高了阀瓣开启灵敏度;采用可调式内补水阀芯,软密封背压结构,出水连接采用沟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斜瓣式湿式报警阀由阀体(1)、主轴(9)、紧定螺钉(10)、阀瓣(14)、阀座(4)、压板(13)、主密封圈(12)、密封垫片(7)、螺栓(8)、阀芯(2)、三爪垫片(5)、O型密封圈(3)、阀盖(11)、六角螺母(6)、沉头螺钉(15)组成。外形为筒状;采用上斜式阀瓣结构,压差翻转开启,自重复位;斜瓣式湿式报警阀的主密封圈由压板、沉头螺钉固定于阀瓣上,阀芯套有O型密封圈穿于阀瓣中心孔内,阀瓣端孔穿有主轴,定位于阀盖上,密封垫片由阀盖、螺栓紧固于阀体侧;开启时,系统侧洒水喷头开启喷洒,斜瓣式湿式报警阀上腔释压,阀瓣在进水压力的作用下向上翻转开启供水,一部分水流经阀座孔进入报警通道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斜式阀瓣结构设计提高了阀瓣启动灵敏度, 解决了窜动振荡、间隙报警的现象,减少了主密封圈受压变形量,增强了阀座密封面自洁沙子、杂质能力,延长了阀门使用寿命;可调式补水阀芯,满足了各种水压、不同供水稳压设施、不同管路敷设的应用场所;出口沟槽连接方式,减少了管道配对法兰1个,M20法兰拧紧螺栓从8只减少为2只,减少了焊接工作量,及焊接作业对管道内腔防腐层的破坏,节约了施工安装的费用与工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结构剖面图。
图2是外形图。
图3是阀芯仰视图。
图4是阀芯主视图。
图5是阀体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斜瓣式湿式报警阀由阀体(1)、主轴(9)、紧定螺钉(10)、阀瓣(14)、阀座(4)、压板(13)、主密封圈(12)、密封垫片(7)、螺栓(8)、阀芯(2)、三爪垫片(5)、O型密封圈(3)、阀盖(11)、六角螺母(6)、沉头螺钉(15)组成。斜瓣式湿式报警阀的主密封圈由压板、沉头螺钉固定于阀瓣上,阀芯套有O型密封圈穿于阀瓣中心孔内,由三爪垫片、六角螺母锁固,阀瓣端孔穿有主轴,定位于阀盖上,密封垫片由阀盖、螺栓紧固于阀体侧;开启时,系统侧洒水喷头动作喷洒,斜瓣式湿式报警阀上腔释压,阀瓣在进水压力的推动下向上翻转开启供水,一部分水流经阀座8个Φ2mm小孔进入报警通道输出,推动水力警铃、压力开关动作;关闭消防进水中断灭火时,阀瓣在自身重量下回落覆盖于阀座上,切断了通往阀座上小孔的水流。
阀体:为筒状外形,出水口为沟槽连接,进水法兰为内凹蝶形,加工了20°斜角阀座装配孔,并设置了凹型环圈流道;具有报警口、排水口、阀盖窗口、水源口、系统口;阀体外侧铸有水流箭头、公司商标。
阀芯:采用三爪导向引流结构,头部为短圆柱,尾部为开槽螺柱,上下行程可调节、锁固,采用背压软密封设计。
阀座:采用不锈钢压力铸造,与阀体过渡配合,用胶水锁固;上端面均布有8个Φ2mm进水小孔,侧中部加工了集流凹型环槽。
阀瓣:为铜合金压力铸造,顶部设用轮辐状加强筋,背部加工了沉头螺钉 孔,中心具有阀芯孔,端部加工了主轴腰形孔。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港龙消防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港龙消防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92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