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森林灭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8813.9 | 申请日: | 2011-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7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原卿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原卿泉 |
主分类号: | A62C3/02 | 分类号: | A62C3/02;A62C19/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31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森林 灭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森林灭火装置,具体为一种由单人手持操作的森林灭火器。
背景技术
森林、草原灭火是目前火灾中最难扑灭的大火,目前使用的技术手段有直升机灭火,手雷灭火,气体灭火装置,手持风机等,其中手持风机虽然使用较多,但其只能简单扑灭小火或残火,当火势较大时,基本发挥不了作用。气体灭火装置效果较好,但体积较大,气体贮存量较少,难以进行有效灭火工作。中国专利90205739公开的“手动枪式灭火器”,通过手动活塞的运动,吸入液体后喷向着火部位,达到灭火的目的。这种方式的不足是采用手动推拉活塞作为喷出液体的压力源,其压力难达到要求,喷射距离较近使得灭火队员容易受伤。此外着火地区通常都没有足够的水源或灭火液体时,因此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此外,上述灭火器属于近距离灭火用装置,有效灭火距离在五米以内,由于山火借助风势经常转变方向,消防人员来不及撤离而导致人员伤亡,同时还常因烟气浓度高导致消防人员滞息等伤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设计了一种手持式森林灭火器,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灭火距离短,携带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森林灭火器,包括喷射导管与手柄,其特征在于喷射导管后部有燃烧室,在燃烧室内有燃气阀嘴、氧气阀嘴和点火器,在燃烧室端部固定有与燃气阀连接的燃料箱,氧气瓶通过氧气导管与氧气阀连接,在手柄一侧有点火开关及燃气进气开关。
所述的手持式森林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外部设置有散热箱。
所述的手持式森林灭火器,其特征在于燃料箱出口安装有回火防止器。
所述的手持式森林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气瓶为两个,并联连接,其中一个氧气瓶上接有救生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森林灭火器,便于携带,由于燃气与氧气在燃烧室内燃烧产生高压二氧化碳气体,可以实现远距离喷射,经测试其有效喷射距离达10-15米。可避免消防人员因距火源太近而受到伤害,在灭火时采用连续喷射可有效阻止火势蔓延。在携带的氧气瓶上连接救生软管,为消防人员增加了一个避险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灭火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示结构示意图;
图3是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燃气阀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消声器,2-喷射导管,3-通条,4-散热箱,5-后罩座盖,6-点火开关,7-手柄,8-进气开关,9-线路管,10-氧气阀,11-回火防止器,12-燃气阀,13-点火器,14-燃料箱,15-燃烧室,16-氧气箱,17-氧气导管,18-氧气瓶,19-救生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手持灭火器包括一个喷射导管2,其前部接有消声器1,该喷射导管后部是一个燃烧室15,上述燃烧室与喷射导管可以焊接为一体,亦可用一管件经局部胀形成型。在燃烧室的端部有三个安装孔,分别装有燃气阀12,氧气阀10和点火器13。上述两个阀的阀嘴置于燃烧室15内。燃烧室外部固定有一个燃料箱14,在燃料箱上有燃料箱阀嘴,燃气阀12通过软管与燃料箱阀嘴相连。喷射导管中部有一个手柄7,在手柄7前部设置有点火开关6,在点火开关内设置有电池,通过导线与点火器13连接。喷射导管下部固定有一个线路管9,在管内设置有燃料箱开关杆与燃料箱阀嘴连接,端点即进气开关8置于点火开关6的外部。氧气瓶18置于氧气箱16内,氧气导管17经过线路管9将氧气瓶18与氧气阀10连接。在燃烧室15外部有一个散热箱4。后部有后盖5。为了防止回火危害,在燃料箱阀嘴上安装有回火防止器11。喷射导管上部还设置有一个通条3用于疏通喷射导管。
图3所示,在氧气箱16内可设置两个氧气瓶,以保证用气量,同时在氧气瓶上另设置一个救生软管19。当遭遇烟气浓度较大情况时消防人员可用救生软管直接吸入氧气。防止受伤。
图4所示的燃气阀包括弹簧与滚珠,从燃料箱内出来的压力气体将其中的滚珠推开即进入燃烧室内。氧气阀与此结构相同。
使用时,在燃料箱14内充上丙烷液化气,压力约1.5个大气压。氧气瓶压力5-8个大气压。工作时丙烷与氧气体积比为1:5。打开燃料箱开关与氧气瓶开关,燃气与氧气进入燃烧室内启动点火开关,将气体点燃,产生的高压二氧化碳气体从喷射导管喷出进行灭火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原卿泉,未经原卿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88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性跳杆
- 下一篇:一种使用塑料衬套固定留置针柔性导管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