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子母式金属骨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48585.5 | 申请日: | 2011-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6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 发明(设计)人: | 任秀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新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72 | 分类号: | A61B17/7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子母 金属 骨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专门针对成骨不全症引起的长骨骨折和畸形矫正所用的髓内固定的金属骨针。
背景技术
在我国由于儿童成骨不全症的发病率很低,使得这种罕见病的治疗在当前很少有人关注,而针对这种专门患者群体骨骼骨折和畸形治疗使用的骨科器械更是少之又少。现有治疗儿童成骨不全症的骨折和畸形矫正没有专门的骨科器械,大多还是使用一种常规治疗骨折的老式器械:RUSH钉和普通的金属骨针,而RUSH钉和普通的金属骨针只是一种治疗成年人骨折的老式内固定器械,适应症也很有限,并不适合用于成骨不全症的长骨骨折和畸形矫正的治疗。常规的RUSH钉和金属骨针不仅固定不稳,操作不便,无法完成专业器械所能达到的最佳效果,而且RUSH钉带钩的尾部留滞在骨外,极其容易造成软组织磨破而外露,使得术后感染的风险加大。其他普通的金属骨针因为不是专为成骨不全症设计的器械,很难安装在这种特殊患者的骨折或截骨后的骨髓腔内,手术的操作难度很大,所以完全不适应这种成骨不全症骨折和畸形患者的治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器械的所有不足,提供一种专门治疗成骨不全症的长骨骨折和畸形矫正的子母式金属骨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子针和母针所组成:子针包括子针 的圆锥形尖头、子针的圆柱形主体、子针尾部的环形沟槽、子针尾部的螺纹杆和圆柱头;母针包括母针的头部螺纹孔、母针的圆柱形主体和母针尾部的圆头。其中子针的螺纹杆和圆柱头的长度总和要小于母针头部螺纹孔的深度;子针尾部的螺纹杆的外螺纹与母针头部的螺纹孔的内螺纹是采用标准的螺纹配合。上述结构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与现在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具有独特的子母式组合结构,子针与母针既能组合成为一体又能够实现两针分离;而且两针粗细一致,两者结合过渡圆滑,没有台阶,没有凸凹不平,使得组合后的两针呈为整个一体,使得本实用新型在骨髓内进退容易,不会因为两针之间的接口而造成多余的阻力。2、本发明是专门针对成骨不全症患者的长骨骨折和畸形矫正而设计,它克服了现有RUSH钉的钉尾外露和普通金属骨针安装复杂的许多缺点,提供一种用于专门针对成骨不全症患者的长骨骨折和畸形矫正的子母式金属骨针。3、本发明的子针头部呈锥形尖角,既能容易地进入并在骨骼髓腔内顺行,也能按照需要轻易地穿刺出骨骼,方便地引导整个骨针进出。4、本发明的子针尾部的环形沟槽能够在X光射线下,使术者清楚地看到子针尾部在骨骼中的位置,同时也能轻易地确定出母针在骨骼中的位置。5、上述独特的结构和巧妙地设计,也使子针和母针的组合与分离变得容易和简单,这大大减少了子针和母针在髓内安装时间和取出子针的时间,从而也大大缩短了手术的时间,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手术感染的风险,使得整个手术具有简单易行,实用可 靠的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子母式金属骨针结构示意图;
图2:子针结构示意图;
图3:母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实现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一种子母式金属骨针,主要由子针(图2)和母针(图3)组成。包括:子针:子针的头部(1-1)是一种圆锥体的尖头,子针的主体(1)是一种圆柱杆;在子针尾部设有一圈环形沟槽(1-2);在子针尾部设有外螺纹的螺纹杆(1-3)和无螺纹的短短的圆柱头(1-4)。母针:在母针主体轴线上设有一定深度的螺纹孔(2-1);母针的主体(2)是一种圆柱体;母针的尾部是光滑的圆头(2-2)。子针尾部的螺纹杆的外螺纹(1-3)和母针头部螺纹孔的内螺纹(2-1)螺纹匹配;使用时,先将母针与子针通过螺纹连接,做到首尾相接,组成一体。子针(1)起到刺穿、引导和定位作用,子针(1)引导母针(2)到达合适的位置后,将子针(1)旋松后与母针(2)分离,再把子针(1)取出,母针(2)留在骨髓腔内起到支撑和固定骨折两段骨骼的作用。
总之。本实用新型利用螺纹连接原理,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定位准确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新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新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85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