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灭火器的喷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7460.0 | 申请日: | 2011-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5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贺军;任京辰;戴志刚;张林峰;郭超;闫奕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宇消防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13/76 | 分类号: | A62C13/76;A62C31/0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08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灭火器 喷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式灭火器的喷嘴结构。
背景技术
灭火器上的喷嘴装置是为了保证灭火器有足够的压力,使得灭火剂在压力的作用下,喷射一定的距离,到达着火点进行灭火。但是,必须有可靠地安全性,即:压力一定要在安全范围内,绝对不可超过压力容器的承受值,否则,就能引起爆炸的严重后果。一般会在喷嘴装置上开有合适的小孔,便于在压力的作用下物质能快速喷出,并达到要求的灭火距离。但经过长期的使用发现以往的喷嘴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1、喷嘴的孔径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由于内部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的物质具有难以做到的重现性,有可能出现压力相对较大或较小的现象,孔径也难以达到高度精确。
2、在气体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喷嘴装置无法及时将压力释放,会造成灭火器超过设定压力,就会产生危险因素;
3、喷嘴装置压力容器的连接不合理,在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喷嘴装置喷出可能造成伤人的后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提高灭火器的聚压效果,同时又能及时释放气体压力,又能防止伤人的喷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持式灭火器的喷嘴结构,它包括喷嘴和圆环,所述喷嘴包括端盖以及设置于端盖下方的聚压装置,所述聚压装置为喇叭状,在所述端盖上设置有喷嘴口,所述喷嘴口与聚压装置的尾部相连通,在所述端盖的外缘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拉手,所述至少两个拉手分别与圆环卡接,所述圆环套置于气体发生器上,并且圆环向前滑动时保证与气体发生器的前端口相抵住不会脱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圆环套置在气体发生器上,并且与气体发生器的头部相抵住,当气体压力过大时,喷嘴上的拉手就会被拉直而使喷嘴脱离气体发生器,把压力及时释放掉,防止发生自爆;由于喷嘴上的拉手可以带动圆环向外滑动到气体发生器的前端口,并被挡住,防止了喷嘴飞出可能造成的危险,同时喷嘴上的直线型喇叭形状,有利于压力的聚集,提高了灭火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喷嘴1
圆环2
端盖11
聚压装置12
拉手1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式灭火器的喷嘴结构,它包括喷嘴1和圆环2,所述喷嘴1包括端盖11以及设置于端盖11下方的聚压装置12,所述聚压装置12为喇叭状,在所述端盖11上设置有喷嘴口,所述喷嘴口与聚压装置12的尾部相连通,在所述端盖11的外缘上设置有三个拉手13,所述三个拉手13与圆环2卡接。
所述圆环2套置于气体发生器上,并且圆环2向前滑动时保证与气体发生器的前端口相抵住不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宇消防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宇消防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74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