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缓冲窨井盖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46754.1 | 申请日: | 2011-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0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峰;刘东明;徐会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 窨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窨井盖,尤其是涉及一种缓冲窨井盖。
背景技术
目前,市政、给水、电信、供电的地下管网中的进出口窨井盖都是未进行机加工的砂模型铸铁件,井盖与井座之间、井座与路面之间都是刚性连接。当车辆快速驶过井盖时,会对路面产生猛烈的冲击,不仅会发出很大的噪声,且产生较大的振动,更重要的是会破坏井盖周围的路面,使路面产生裂纹,严重时会使路面塌陷,进而导致路面养护困难。为此,设计一种具有较好缓冲和减震效果的窨井盖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缓冲窨井盖,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方便,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窨井盖当车辆驶过时易破坏井盖周围路面的问题,对路面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进而提高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了路面养护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缓冲窨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座和与盖座配合使用的盖体,所述盖座的内周上设置有与其下部一体成型的挡圈,所述挡圈上部开有下安装孔,所述下安装孔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所述盖座下部开有上安装孔,所述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相对设置;所述下安装孔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上部位于上安装孔内;所述盖体的下端面与挡圈的上端面之间有间隙。
上述的一种缓冲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座与盖体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圈,所述弹性件穿过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的上端面与盖体的下端面之间有间隙。
上述的一种缓冲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均为半通孔。
上述的一种缓冲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减震弹簧。
上述的一种缓冲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孔、下安装孔和弹性件的数量相等且均为4~12个。
上述的一种缓冲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均呈均匀布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方便。
2、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窨井盖当车辆驶过时易破坏井盖周围路面的问题,对路面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进而提高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了路面养护成本。
3、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缓解车辆通过时对窨井盖造成的冲击,对盖体起缓冲作用,进而保护了路面,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还可以降低噪音。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去掉盖体后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橡胶垫圈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去掉盖体后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盖座; 2-盖体; 3-橡胶垫圈;
4-弹性件; 5-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缓冲窨井盖,包括盖座1和与盖座1配合使用的盖体2,所述盖座1的内周上设置有与其下部一体成型的挡圈5,所述挡圈5上部开有下安装孔,所述下安装孔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所述盖座1下部开有上安装孔,所述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相对设置;所述下安装孔内设置有弹性件4,所述弹性件4的上部位于上安装孔内;所述盖体2的下端面与挡圈5的上端面之间有间隙。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盖座1与盖体2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圈3,所述弹性件4穿过橡胶垫圈3,所述橡胶垫圈3的上端面与盖体2的下端面之间有间隙。橡胶垫圈的设置进一步起到减振、减小噪音的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均为半通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4为减震弹簧。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上安装孔、下安装孔和弹性件4的数量相等且均为4~12个。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安装孔、下安装孔和弹性件4的数量均为4个。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均呈均匀布设。
安装时,先把橡胶垫圈3放入盖座1内,然后将弹性件4安装在下安装孔内,最后将盖体2盖上,并使弹性件4的上部位于上安装孔内,橡胶垫圈3的上端面与盖体2的下端面之间有间隙(具体制作时,可根据弹性件4的弹性系数、盖体2的重量等参数,来保证当盖体2盖在盖座1上无车辆通过时,橡胶垫圈3的上端面与盖体2的下端面之间有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67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箱式发电机组顶部排烟管
- 下一篇:一种圈绒拉毛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