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自动语音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4658.3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1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尚川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市技师学院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B66B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徐槐 |
地址: | 256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自动 语音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警装置,更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电梯自动语音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宾馆、酒店、写字楼及高层住宅不断增加,电梯的安装和使用数量也越来越多,电梯在给人们出入高层建筑带来便利的同时,由于故障的出现也给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或伤害。
许多电梯生产厂家采用了一种三方五地对讲系统,该系统是由分别安装在电梯机房、轿厢顶、轿厢内、底坑和用户单位值班室五个对讲机组成,当电梯困人时,首先要求被困的电梯乘客拨通值班室的对讲机报警,然后施救才能进行,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这种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电梯乘客混杂,难免有一些素质不高的人破坏对讲机,这样报警系统就无效了,有一些乘客出于无聊或者好奇的心态,不断使用报警对讲机,虽不至于破坏报警系统,但由于值班室接听人员不胜其扰,久而久之干脆直接置之不理,当有人真的被困报警时,接听人员可能就不能及时响应,而部分乘客由于自身原因(比如儿童),不会使用报警对讲装置,也会对被困人员造成伤害,还有一些乘客由于缺少电梯紧急情况处理方法方面的知识而采取拨打110或119电话,因为公安干警或消防战士缺少电梯救援方面的知识,往往采取破坏电器门的方法救人,这样不但费时费力而且破坏了电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出于故障状态时能自动报警,且能够语音安抚乘客,告知乘客相关注意信息的电梯自动语音报警系统。
该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完成的:
一种电梯自动语音报警系统,包括电源模块,语音提示模块,报警连接模块,其特征是:该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轿厢停止运行信号采集模块,轿厢平层信号采集模块,轿厢门开闭信号采集模块,所述的电源模块,语音提示模块,报警连接模块轿厢停止运行信号采集模块,轿厢平层信号采集模块,轿厢门开闭信号采集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
上述的控制模块为一片51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系统可以安装在乘客触及不到的地方,大大降低了人为破坏的可能性;
本系统由于是自动报警系统,因此不会出现在非故障状态下的报警,使得救援响应快速有效;
本系统由于是自动报警系统,不会存在由于乘客自身问题不会使用报警装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
电梯试运行在固定楼层之间的机电设备,当电梯在非固定楼层即非平层区停止时我们就可以认为电梯发生了故障,控制模块的单片机接收电梯轿厢停止/运行的信号和电梯是否处于平层区的信号,通过这两个信号,单片机就可以判断出电梯是否处于故障状态。判断电梯故障的工作原理:
(1).每次当单片机接收到电梯轿厢停止运行的信号时,它就采集电梯轿厢的平层信号,如果此时电梯轿厢未平层,单片机就认为电梯出于故障状态,而一旦单片机检测到了电梯故障,它就启动报警连接模块,提示值班室人员电梯发生故障,要求值班室人员及时和被困乘客以及电梯维保单位取得联系。
(2).单片机启动语音提示模块,通过轿厢内的扬声器发出“请乘客不要慌张,保持冷静,已经联系救援人员不要自行掰门,救援人员马上就到”等安抚被困乘客的语音,同时,系统开始不停的采集电梯轿厢门开闭的信号,因为此时如果有乘客自行强力把轿厢门掰开是很危险的。
(3).当系统检测到轿厢门的打开信号时,语音模块就停止安抚语音,开启“危险!请不要自行掰门,有坠落井道的危险!”的语音,并发出刺耳的“滴滴”警报声,直到轿厢门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市技师学院,未经滨州市技师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46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