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医疗输液的安全浮子和由其构成的莫菲滴壶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44634.8 | 申请日: | 2011-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7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望军;杨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望军;杨晓东 |
| 主分类号: | A61M5/40 | 分类号: | A61M5/40;A61M5/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0023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医疗 输液 安全 浮子 构成 莫菲滴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医疗输液的安全浮子、由该安全浮子构成的莫菲滴壶。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莫菲输液管产品虽然运用广泛,但无法自动结束输液过程。为避免安全隐患占用了就医者和护士的一部分精力来跟踪即将结束的状态,给输液治疗过程增加了监护人力成本。从生理角度来说,大量空气进入血管可能导致空气栓塞。如果打在肌肉里一般没有问题。如进入的空气量较少,不会产生太大的危害;如进入血管的空气量较大,则会影响心脏功能、引起机体严重缺氧,可能造成患者死亡的严重后果;这就给输液结束前留下需要人为监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浮子、由该安全浮子构成的莫菲滴壶。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浮子和莫菲滴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适用于医疗输液的安全浮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内芯、浮力体、包膜;上述配重内芯和浮力体构成一个具有鲜艳颜色的整体,上述包膜紧密的包裹在上述配重内芯和浮力体构成的整体的外表面,上述包膜为无色薄膜。
前述的适用于医疗输液的安全浮子,其特征在于,上述配重内芯和浮力体构成的整体的截面形状为心形,上述配重内芯位于心形的下方构成心形的尖端,上述浮力体位于心形的上方端构成心形的顶部,上述配重内芯和浮力体之间具有水平的接触界面。
前述的安全浮子,其特征在于,上述配重内芯由金属或磁铁制成;上述浮力体由泡沫材料或空气气泡构成;上述包膜为聚丙烯薄膜材料制成。
前述的适用于医疗输液的安全浮子,其特征在于,上述上述配重内芯和浮力体所构成的整体外表面具有红色的涂层。
前述的适用于医疗输液的安全浮子,其特征在于,上述涂层内混有荧光材料,便于夜间观测。
由前述的适用于医疗输液的安全浮子构成的莫菲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浮子、壶体,上述安全浮子放置在上述壶体的内部,上述安全浮子的配重内芯为圆锥形,上述壶体具有圆锥形的下管口,能够与安全浮子的尖端的圆锥形吻合。
前述的莫菲滴壶,其特征在于,上述配重内芯和浮力体构成的整体的截面形状为心形,上述配重内芯位于心形的下方构成心形的尖端,上述浮力体位于心形的上方端构成心形的顶部,上述配重内芯和浮力体之间具有水平的接触界面。
前述的莫菲滴壶,其特征在于,上述配重内芯由金属或磁铁制成;上述浮力体由泡沫材料或空气气泡构成;上述包膜为红色的聚丙烯材料制成。
前述的莫菲滴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接入护士中心呼叫系统的电子接近感应器,上述电子接近感应器采用夹持或卡扣的方式设置在上述壶体下管口外围。
前述的莫菲滴壶,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子接近感应器包括:能够检测上述安全浮子的配重内芯的接近感应开关、信号发生器、呼救按钮开关;上述接近感应开关与呼救按钮开关并联后与上述信号发生器串联形成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医院就医者输液需要留心输液管安全液位,避免延误输液结束时间,导致血液回流给病人带来心里负担,进而避免输液延误结束过程导致血管进空气给病人带来的危险,为医护工作减轻了劳动强度;为医疗输液自动化监控提供了一个有效解决的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医疗输液的安全浮子的一个优选方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莫菲滴壶的一个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莫菲滴壶的电子接近感应器一个优选方案的电路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安全浮子,2、配重内芯,3、浮力体,4、包膜,5、壶体,6、下管口,7、电子接近感应器,8、接近感应开关,9、呼救按钮开关,10、信号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浮子1的包括:配重内芯2、浮力体3、无色透明的包膜4,其中,配重内芯2与浮力体3构成一个整体,包膜4紧密的包裹在配重内芯2和浮力体3构成的整体的外表面,为了能起到醒目的作用,配重内芯2和浮力体3构成的整体具有鲜艳的颜色,该整体的外表可以具有红色的涂层以达到具有醒目外观的作用;包膜4可以由无毒的聚丙烯材料在高等级的洁净条件制成,然后在高等级的洁净条件下进行包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望军;杨晓东,未经刘望军;杨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46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