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晶电视模组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3625.7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4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焦宪友;李郑阳;李松成;王群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64 | 分类号: | H04N5/6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电视 模组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电视的液晶模组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液晶电视包括前壳、后壳及液晶模组,组装过程中前壳、后壳及液晶模组的胶框需要分别通过固定件(如螺丝)固定,组装过程比较繁琐,并且液晶电视边框无法满足窄边框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电视模组固定结构,模组胶框和液晶电视前壳通过卡块与卡孔的卡合、卡勾与嵌入部的卡合实现两者间的垂直向固定和水平向的固定,组装简单,无需辅助固定件即可实现两者的安装固定,可满足窄边框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晶电视模组固定结构,包括液晶电视前壳和模组胶框,所述模组胶框的侧壁上具有若干卡接部,所述液晶电视前壳的连接框上具有若干与卡接部对应的卡配部,所述卡接部上设有卡块及卡勾,所述卡配部上具有与卡块对应的卡孔,及用于嵌入卡勾的嵌入部,模组胶框和液晶电视前壳通过卡块与卡孔的卡合、卡勾与嵌入部的卡合实现两者间的垂直向固定和水平向的固定。
所述模组胶框是装设于液晶电视前壳的连接框内侧的,所述卡接部是向内凹设于模组胶框的侧壁的,所述卡配部是向内凸设于连接框的侧壁的,所述卡配部嵌设于上述卡接部凹设而形成的卡槽内。
所述卡勾呈L型,其具有与卡接部垂直布置的垂直段,及与卡接部平行间隔布置的水平段,所述卡勾凸设于卡接部的后沿处,所述卡配部的后沿处设有供L型卡勾的垂直段穿设的开口,卡勾与嵌入部卡合时,嵌入部卡设在卡勾的水平段与卡接部之间的间隙内。
所述卡块的前侧具有导向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中模组胶框和液晶电视前壳通过卡块与卡孔的卡合、卡勾与嵌入部的卡合实现两者间的垂直向固定和水平向的固定,组装简单,无需辅助固定件即可实现两者的安装固定,可满足窄边框的需求。
2.本实用新型中卡接部是向内凹设于模组胶框的侧壁的,所述卡配部是向内凸设于连接框的侧壁的,所述卡配部嵌设于上述卡接部凹设而形成的卡槽内,这样可避免卡勾突出于连接框的侧壁,使得整体外形更为简洁,便于后续装配工作。
3.本实用新型中卡勾凸设于卡接部的边沿处,所述卡配部的边沿处设有供L型卡勾的垂直段穿设的开口,这样可避免卡勾的垂直段伸出于连接框的侧壁,使得整体外形更为简洁,便于后续装配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装配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液晶电视前壳;2模组胶框;3卡接部;4连接框;5卡配部;6卡块;61导向斜面;7卡勾;71垂直段;72水平段;8卡孔;9嵌入部;10卡槽;11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液晶电视模组固定结构,包括液晶电视前壳1和模组胶框2,所述模组胶框2的侧壁上具有若干卡接部3,所述液晶电视前壳1的连接框4上具有若干与卡接部3对应的卡配部5,所述卡接部3上设有前侧具有导向斜面61的卡块6及卡勾7,所述卡配部5上具有与卡块6对应的卡孔8,及用于嵌入卡勾7的嵌入部9,模组胶框2和液晶电视前壳1通过卡块6与卡孔8的卡合、卡勾7与嵌入部9的卡合实现两者间的垂直向固定和水平向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模组胶框2是装设于液晶电视前壳1的连接框4内侧的,所述卡接部3是向内凹设于模组胶框2的侧壁的,所述卡配部5是向内凸设于连接框4的侧壁的,所述卡配部5嵌设于上述卡接部3凹设而形成的卡槽10内。
所述卡勾7呈L型,其具有与卡接部3垂直布置的垂直段71,及与卡接部3平行间隔布置的水平段72,所述卡勾7凸设于卡接部3的后沿处,所述卡配部5的后沿处设有供L型卡勾7的垂直段71穿设的开口11,卡勾7与嵌入部9卡合时,嵌入部9卡设在卡勾7的水平段72与卡接部3之间的间隙内。
本实用新型中模组胶框和液晶电视前壳通过卡块与卡孔的卡合、卡勾与嵌入部的卡合实现两者间的垂直向固定和水平向的固定,组装简单,无需辅助固定件即可实现两者的安装固定,可满足窄边框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36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钛合金牙种植体表面制备微米亚微米双级微结构的方法
- 下一篇:数码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