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净水器反冲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2733.2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5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喜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喜胜 |
主分类号: | B01D61/18 | 分类号: | B01D61/18;B01D65/02;C02F9/02;C02F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苏泳生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水器 冲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水器反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中的净水器一般都是采用串联式多级过滤形式,以操作进水质量,由于水源质量不高,加上管道锈蚀及高位水箱污染,使得净水器滤芯频繁更换。为了延长净水器滤芯的使用寿命,人们开始使用超滤膜滤芯,因为它的结构特征有排污功能,能将原水中含有的铁锈、泥沙、悬浮颗粒或胶状物等过滤并排出,深受人们的喜爱。但目前现有的净水器的超滤膜滤芯的滤孔普遍采用的是喇叭型结构,正常使用时,可以进行顺冲洗,将一部分淤积的杂质排出,但仍会残留很多。这样使得滤芯的效果差,容易堵塞影响滤芯使用寿命,且会因为杂质淤积引起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净水器反冲洗装置,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净水器反冲洗装置,包括内压式超滤芯过滤瓶和活性炭滤芯过滤瓶,所述内压式超滤芯过滤瓶的顶端通过第一锁紧钢环与一级滤盖连接,内压式超滤芯过滤瓶的底端设有排水口,排水口通过四分高压水管与自来水龙头连接,内压式超滤芯过滤瓶的左端顶部连接有进水切换阀,进水切换阀顶端通过水管与水源开关连接,内压式超滤芯过滤瓶的右端顶部连接有活性炭滤芯过滤瓶,活性炭滤芯过滤瓶的顶端通过第二锁紧钢环与二级滤盖连接,活性炭滤芯过滤瓶的左端顶部通过四分接头与内压式超滤芯过滤瓶的右端顶部连接,活性炭滤芯过滤瓶的右端顶部连接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右端通过水管与净水龙头连接,三通接头底端通过反冲洗水管与进水切换阀的底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够将残留在滤芯的杂质冲洗出去,最大程度地延长滤芯的寿命,并避免由杂质淤积导致的二次污染,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净水器反冲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内压式超滤芯过滤瓶;2、活性炭滤芯过滤瓶;3、第一锁紧钢环;4、一级滤盖;5、排水口;6、四分高压水管;7、自来水龙头;8、进水切换阀;9、水源开关;10、第二锁紧钢环;11、二级滤盖;12、四分接头;13、三通接头;14、净水龙头;15、反冲洗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净水器反冲洗装置,包括内压式超滤芯过滤瓶1和活性炭滤芯过滤瓶2,所述内压式超滤芯过滤瓶1的顶端通过第一锁紧钢环3与一级滤盖4连接,内压式超滤芯过滤瓶1的底端设有排水口5,排水口5通过四分高压水管6与自来水龙头7连接,内压式超滤芯过滤瓶1的左端顶部连接有进水切换阀8,进水切换阀8顶端通过水管与水源开关9连接,内压式超滤芯过滤瓶1的右端顶部连接有活性炭滤芯过滤瓶2,活性炭滤芯过滤瓶2的顶端通过第二锁紧钢环10与二级滤盖11连接,活性炭滤芯过滤瓶2的左端顶部通过四分接头12与内压式超滤芯过滤瓶1的右端顶部连接,活性炭滤芯过滤瓶2的右端顶部连接有三通接头13,三通接头13右端通过水管与净水龙头14连接,三通接头13底端通过反冲洗水管15与进水切换阀8的底端连接。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具有顺冲洗和反冲洗两种冲洗方式。
顺冲洗方式:打开水源开关9,原水进入内压式超滤芯过滤瓶1进行一级过滤,水中杂质会被截留在超滤膜内,当打开自来水龙头7使用自来水时,杂质就顺着冲洗出去。
反冲洗方式:打开水源开关9和自来水龙头7,关闭净水龙头14,按下进水切换阀8上的按钮使其处于切换状态,切换后,直接通过反冲洗水管15将原水从进水切换阀8引入到三通接头13中,通过三通接头13依次流入到活性炭滤芯过滤瓶2和内压式超滤芯过滤瓶1中,在水压的作用下,原水会穿过内压式超滤芯滤孔进入超滤膜管腔内,冲洗残留在超滤膜芯上的杂质,冲洗后的水和杂质通过内压式超滤芯过滤瓶1底部的排水口5和四分高压水管6从自来水龙头7流出排外。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喜胜,未经黄喜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27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组件传输带的清洁装置
- 下一篇:医用移动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