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AN总线高速隔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2172.6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4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桂强;黄友群;陈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紫台星河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 |
地址: | 21004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an 总线 高速 隔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据隔离技术,尤其是一种CAN总线上的数据隔离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CAN总线高速隔离器。
背景技术
CAN总线具有通信速率高、开放性好、可靠性高和成本低等优点,现已在工业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工业控制现场环境恶劣,电磁干扰严重,为了保证CAN总线上的设备不互相干扰,不影响CAN总线的状态,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所有挂在CAN总线上的设备必须进行电气隔离,这样总线上任一台设备的故障都不会影响整个CAN总线的通讯状态,而据申请人所知,目前所使用的CAN总线隔离器的电路十分复杂,器件多,导致传输速度和可靠性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CAN总线隔离电路存在的的结构复杂,器件多,速度慢和可靠性差的问题,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器件少、数据传输速度快而且可靠并利用高速光耦作隔离器件的CAN总线高速隔离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CAN总线高速隔离器,它包括第一CAN总线模块U1和第二CAN总线模块U2,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CAN总线模块U1与第二CAN总线模块U2之间连接有单向隔离电路U7,所述的单向隔离电路U7主要由两个晶体管Q1,Q2、两个或非门串接电路U3,U4和两个光电隔离器U6,U5组成,晶体管Q1的基极与第一CAN总线模块U1的TXD端相连,晶体管Q1的发射极与或非门串接电路U3中的第一个或非门U3A的输入端相连,第一个或非门U3A的比较输出端接或非门串接电路U3中的第二个或非门U3B的一个输入端,第二个或非门U3B的另一个输入端接第一CAN总线模块U1的RXD端,第二个或非门U3B的比较输出端接或非门串接电路U3的第三个或非门U3C的输入端,第三个或非门U3C的比较输出端接光电隔离器U6的输入端,光电隔离器U6的输出端接第二CAN总线模块U2的TXD端;晶体管Q2的基极与第二CAN总线模块U2的TXD端相连,晶体管Q2的发射极与或非门串接电路U4中的第一个或非门U4A的输入端相连,第一个或非门U4A的比较输出端接或非门串接电路U4中的第二个或非门U4B的一个输入端,第二个或非门U4B的另一个输入端接第二CAN总线模块U2的RXD端,第二个或非门U4B的比较输出端接或非门串接电路U4的第三个或非门U4C的输入端,第三个或非门U4C的比较输出端接光电隔离器U5的输入端,光电隔离器U5的输出端接第一CAN总线模块U1的TXD端。
在所述的晶体管Q1,Q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分别串接有电容C1,C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2路独立的5V电源供电,并用高速光耦实现两侧的CAN总线上的电信号隔离。与一般的CAN总线隔离器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器件少、数据传输速度快而且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紫台星河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紫台星河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21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