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棱镜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1779.2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0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娇;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4 | 分类号: | G02B5/04;G02F1/13357;F21V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牛峥;王丽琴 |
地址: | 2153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棱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棱镜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迅速发展,液晶显示装置因其具有轻、薄、小等特点,而且具有功耗低、无辐射、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因此在目前的平板显示领域占主导地位,其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信息、通讯及消费性产品中。由于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液晶显示面板本身不具有发光特性,因而,为调整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需要给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液晶显示面板提供一面光源装置,如背光模组,用于向液晶显示面板提供亮度充分且分布均匀的光束。
图1所示是一种现有技术背光模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该背光模组包括光源10、位于光源10一侧并部分包围光源10的反射罩11、反射片20、导光板30、下扩散片40、下棱镜片50、上棱镜片60、上扩散片70。光源10可以是冷阴极荧光灯管,也可以是LED。反射片20位于导光板的下方,用于反射自导光板30底面泄出的光线。导光板30将光源10发出的光线反射后大致沿导光板的出光面发出。下扩散片40和上扩散片70使光线透过其自身的扩散图层产生漫射,提高光线分布的均匀度。下棱镜片50和上棱镜片60用于修正透过下扩散片40的光线扩散的角度,上棱镜片6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上棱镜片60包括基底61和位于基底上的多个紧密排列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条形的集光结构62,集光结构62靠近上扩散片70的一侧,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多个集光结构62具有聚光作用,其可以利用对光线的折射和反射来达到会聚光线的作用,从而使背光模组发出方向指向性强的光线。下棱镜片50和上棱镜片60的结构相同,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中将下棱镜片50和上棱镜片60的条形的集光结构垂直设置,从而实现背光模组发出的上下左右方向的光线均具有一定方向的约束,使不满足一定出射方向的光线经过集光结构反射回反射片20,经反射片20反射后再次利用,提高背光的利用率。
现有的背光模组中大多采用两张垂直放置的棱镜片来实现增亮的效果,但采用两张垂直放置的棱镜片容易产生干涉条纹,并且具有较大的厚度,不利于发展更薄的液晶显示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棱镜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单张棱镜片即可实现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集光,从而减小采用其的背光模组的厚度,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棱镜片,包括基底及位于所述基底上的集光结构,其中,所述集光结构包括多个紧密排列且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第一集光条,所述集光结构包括由所述第一集光条围成的第一封闭图案。
优选地,所述三角形为顶角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封闭图案为圆形或者正方形。
优选地,所述集光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封闭图案内部的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第二封闭图案的多个结构相同的第二集光条。
优选地,所述第二集光条的横截面为顶角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其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集光条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集光条为直线形或者弧形。
优选地,所述第二集光条的数目为四个,四个直线形的第二集光条依次首尾相接围成正方形的第二封闭图案。
优选地,所述第二集光条的数目为四个,四个弧形的第二集光条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第二封闭图案,所述弧形凸向于所述第一封闭图案的中心。
优选地,所述第二封闭图案内接于所述第一封闭图案。
优选地,所述基底上具有集光结构的表面上除了集光结构占据的表面以外的空白区域上均涂布有散射粒子。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单张棱镜片即可实现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集光,从而减小采用其的背光模组的厚度,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棱镜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棱镜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棱镜片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6是沿图5中A-A线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棱镜片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视角模拟结果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棱镜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棱镜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17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贯通轴中间透热预镦工艺
- 下一篇:单相三极全封闭触点式面接触插头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