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架纵梁腹面铆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8857.3 | 申请日: | 201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7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吴应江;辛擎宇;严晓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26 | 分类号: | B21D28/2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腹面 铆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架生产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卡车车架纵梁腹面铆冲设备。
背景技术
现卡车车架纵梁孔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模具冲孔、数控冲孔或是摇臂钻的加工方式。由于模具投资太大,数控冲孔程序编制复杂、生产组织困难,对于批量小、品种多的车架纵梁生产模式,一般不采用模具冲孔和数控冲孔。而摇臂钻人工无法找到孔心,这样钻出来的孔相对都是偏心的,精度无法保证,且节拍也非常慢,毛刺也比较重。而现在没有一种适用于批量小、品种多的车架纵梁腹面上的孔加工的生产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架纵梁腹面铆冲机,能满足多品种车架纵梁的任何批次混流生产的要求的,以克服上述车架纵梁腹面孔生产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车架纵梁腹面铆冲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X向移动支撑轨道,X向移动支撑轨道上设有冲钳机座,冲钳机座上设有Y向移动支撑轨道,Y向移动支撑轨道上设有冲钳底座,冲钳底座导向支撑冲钳,冲钳两端设有冲铆凸模机构和冲铆凹模机构,冲铆凸模机构和冲铆凹模机构同轴;冲铆凹模机构下设有弹簧浮动结构;冲铆凹模机构穿过冲钳底座,与弹簧浮动结构接触限位;冲钳底座与冲钳之间设有Z向移动导向导轨。
所述弹簧浮动结构包括与冲钳底座连接的套筒,套筒内设有弹簧,弹簧与冲铆凹模机构下底面接触。
冲钳上设有操作杆,操作杆与冲钳铰接连接,操作杆一端设手柄,操作杆另一端为冲钳底座顶压面。
所述冲铆凸模机构包括冲铆油缸,冲铆油缸的活塞杆端部连接凸模,凸模上套设有卸料棒。
所述X向移动支撑轨道是设在底座上的X向导向杆,冲钳机座上设X向导向套,X向导向套与X向导向杆连接。
所述Y向移动支撑轨道包括设在冲钳机座上的Y向导向杆,冲钳底座上设Y向导向套,Y向导向套与Y向导向杆连接。
所述卸料棒采用聚氨酯材料。
本实用新型车架纵梁腹面铆冲机结构紧凑,能方便的实现冲钳在三维方向上的移动调整,其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方便;输送辊道使得工作节拍快,车架纵梁腹面铆冲机腹面铆冲机凸模上的卸料棒采用相应尺寸的聚氨酯棒,利用聚氨酯棒的弹性压力为铆弓冲孔时提供卸料力,此卸料块安装轻巧、加工便利,使用成本低;且卸料时采用面接触,确保铆弓垂直工件冲孔面退出,保护凸模,防止凸模与工件碰撞、磨损,提高了凸模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加工精度高;解决了现有小批量、新品种投资模具、调整数控程序等投资大、影响生产、风险大的生产问题。
附图说明
图1车架纵梁腹面铆冲机侧视示意图。
图2车架纵梁腹面铆冲机主视示意图。
图3车架纵梁腹面铆冲机冲铆凹模机构示意图。
图4凸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车架纵梁腹面铆冲机100如图1所示,它包括底座101,底座101上设有设X向移动支撑轨道,X向移动支撑轨道上设有冲钳机座102;本实施例中X向移动支撑轨道是设在底座上的X向导向杆103,冲钳机座102上设X向导向套104(如图2所示),X向导向套104与X向导向杆103连接;这样X向导向套104可沿X向导向杆103移动,使得冲钳机座102在X向移动。
再如图1所示,冲钳机座102设有Y向移动支撑轨道,Y向移动支撑轨道上设有冲钳底座106,本实施例中Y向移动支撑轨道是设在冲钳机座102上的Y向导向杆107,冲钳底座106上设Y向导向套108,Y向导向套108与Y向导向杆107连接(如图2所示)。这样Y向导向套108可沿Y向导向杆107移动,使得冲钳底座106在Y向移动。
再如图1所示,冲钳底座106导向支撑冲钳109;冲钳109两端设有冲铆凸模机构和冲铆凹模机构。冲铆凸模机构和冲铆凹 模机构同轴设置。
冲铆凸模机构包括冲钳109端部连接的液压缸110,液压缸110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凸模111,活塞杆112套在导向套113中,导向套113上连接有限位块115;凸模111上套设有卸料棒114;卸料棒114采用聚氨酯材料(如图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88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