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比色管夹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7278.7 | 申请日: | 201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0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周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沈卫平 |
地址: | 212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比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由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比色化学分析的采用具有弹性夹体结构并设置编号的比色管夹。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化学分析中广泛使用分光光度法来进行比色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都要使用比色管来进行比色分析。但在分光光度法分析过程中,有时会将装有显色剂的比色管放入高压锅内进行高温高压反应。对于上述的分析操作,将比色管放入高压锅前需要进行编号加以区分,以免顺序发生错乱。常用的编号方法为粘贴标签纸或用记号笔直接将编号写在比色管玻璃外壁上。使用这些方法由于粘贴的标签纸在高温高压下纸背面的胶容易失去粘性,往往导致标签脱落;而用记号笔书写的编号在高温潮湿下也容易出现模糊不清的现象;最终导致比色管出现无法分辨的问题。因而现有的比色管编号方法在放入高压锅内进行高温高压反应的比色分析中还存在着不尽人意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比色分析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比色分析过程中需在高压锅内进行高温高压反应的比色分析的采用具有弹性夹体结构并设置编号的比色管夹。
本实用新型的比色管夹的夹体为弹性夹体,弹性夹体呈开口圆环状,其中开口的圆环两端分别呈向外翻边状,圆环夹体的内径略小于比色管的外径,与圆环夹体开口相对的夹体外侧为设置的阿拉伯数字编号位置。比色管夹的圆环弹性夹体选用具有弹性的耐高温材料制作,可以选用塑料材料如聚乙烯、聚丙烯材料以及工程塑料等,也可以选用金属材料如不锈钢。
当使用带有编号的弹性夹体结构的比色管夹时,只要将圆环夹体开口部位朝向比色管外壁,稍稍用力一推圆环夹体开口弹性张大即可套进比色管将比色管夹住,由于圆环夹体的内径略小于比色管的外径,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圆环夹体将比色管牢牢夹住。具有弹性夹体结构的比色管夹可以随意地夹住比色管或从比色管上取下,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也不会脱落,同时由于比色管夹本身带有编号可以用于比色管的区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就在于由于比色管夹采用了具有弹性的夹体结构并设置编号,在比色管放入高压锅内进行高温高压反应的比色分析中,能够将比色管牢牢夹住,并且由于比色管夹本身带有编号确保了比色管的明确区分;避免了由于粘贴的标签纸在高温高压下纸背面的胶容易失去粘性导致的标签脱落以及用记号笔书写的编号在高温潮湿下所造成的模糊不清的现象发生,从而导致比色管出现无法分辨的问题;保证了比色分析的分析质量。本实用新型的比色管夹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易于制造。因而本实用新型的比色管夹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比色管夹的形状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 1、比色管夹的夹体, 2、数字编号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并不局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1,比色管夹
采用本实用新型形状结构的比色管夹。参阅附图,比色管夹的夹体1为弹性夹体,弹性夹体呈开口圆环状,其中开口的圆环两端分别呈向外翻边状,圆环夹体的内径小于比色管的外径,与圆环夹体开口相对的夹体外侧为设置的阿拉伯数字编号位置2。比色管夹的圆环弹性夹体选用工程塑料材料制作。
将本实用新型的比色管夹应用于需将比色管放入高压锅内进行高温高压反应的总磷项目的比色分析,其中比色管的外径为2.2cm,比色管夹圆环弹性夹体的内径为2.1cm。
当使用带有编号的弹性夹体结构的比色管夹时,只要将圆环夹体开口部位朝向比色管外壁,稍稍用力一推圆环夹体开口弹性张大即可套进比色管将比色管夹住,由于圆环夹体的内径略小于比色管的外径,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圆环夹体将比色管牢牢夹住。具有弹性夹体结构的比色管夹可以随意地夹住比色管或从比色管上取下,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也不会脱落,同时由于比色管夹本身带有编号可以用于比色管的区分。
由于比色管夹采用了具有弹性的夹体结构并设置编号,在比色管放入高压锅内进行高温高压反应的比色分析中,能够将比色管牢牢夹住,并且由于比色管夹本身带有编号确保了比色管的明确区分;避免了由于粘贴的标签纸在高温高压下纸背面的胶容易失去粘性导致的标签脱落以及用记号笔书写的编号在高温潮湿下所造成的模糊不清的现象发生,从而导致的比色管出现无法分辨的问题;保证了比色分析的分析质量。
使用情况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未经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72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