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平衡式长冲程抽油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36258.8 | 申请日: | 2011-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0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宗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宗武 |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张晓萍 |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长***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平衡 冲程 抽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采油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复合平衡式长冲程抽油机。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中,油田通常使用的游梁式抽油机,因其结构原因,体积庞大、能耗高、载荷性能差,尤其是不易实现长冲程。因此,长冲程、低冲次、大排量、重负载抽油机一直是国内外采油设备的研究课题。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相继研制了各种无游梁抽油机, 如采用转向可逆电动机或液压马达带动滚筒正反转,实现长冲程抽油;采用六连杆结构增大游梁机的冲程;利用滑轮组和齿轮传动的增程方式等等。虽然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有益效果。但是,由于抽油机是在地理气候复杂的野外进行连续无看管作业,要求抽油机结构简单、皮实、可靠、便于维修。因此,上述方案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如:结构复杂、可靠性差、不皮实、维修管理不便、平衡效果差、电能消耗大、耗用钢材多等。在现有的技术中,还公开了一种天轮式无游梁增程抽油机,以其节能、平衡效果好、易实现长冲程等特点,已逐步进入油田开采作业,并在采油设备中被作为具有发展潜力和推广应用前景的新机型,该机是借助双曲柄双连杆机构带动滚轴增程机构推动天轮摆动,并通过绕在天轮上的钢丝绳带动抽油杆作上下往复运动,实现长冲程作业。但该机增程部分运动构件多,结构较为复杂,且受力大,容易损坏,可靠性差,同时由于换向驱动和增程机构设置在机架的顶端,现场安装维修困难,制造和操作管理难度大。其次,采用双曲柄双连杆结构,容易形成剪刀差,而且连杆较长,对连杆的材料及制造精度要求较高,给制造、安装都带来较大的难度,增加了整机的重量,加大了制造成本。 其三,该机的平衡系统采用自由悬挂的方式,虽有较好的平衡效果,但同时依靠天轮与钢丝绳之间的相对静摩擦力进行传动,在大载荷状态下,特别是在启动或刹车时,其传动可靠性差,容易造成钢丝绳的疲劳和磨损,使用寿命短。其四,平衡重处于自由悬挂状态,高空上下往返,当抽油杆悬挂端出现失载时,数吨重的平衡重突然从高空落下,对机座造成强大的冲击,且钢丝绳极大的甩动也易酿成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动构件少、重量轻、平衡效果好、节能省材、调整方便,并且容易实现长冲程的复合平衡式长冲程抽油机。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抽油机具有底座和机架,底座上通过支架设有传动轴,该传动轴通过轴座与机架连接,传动轴的一端通过皮带传动件连接有轮系悬绳机构,另一端连接有换向驱动机构,中间部位设有复合式平衡机构,所述换向驱动机构由驱动电机、主动轴、连杆和与连杆连接的一对曲拐组成,驱动电机安装在底座上,并通过传动件与主动轴连接,主动轴通过支撑座与底座安装连接,两曲拐分别与主动轴和传动轴固定连接。
所述轮系悬绳机构由绕绳轮、悬绳、和顶滑轮组成,绕绳轮通过轮轴安装在机架上,轮轴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皮带传动件与传动轴连接,顶滑轮安装在机架的顶部,悬绳的一端固定在绕绳轮上,另一端绕过顶滑轮与抽油杆连接。
所述复合式平衡机构由平衡重悬挂轮和移动平衡组件组成,平衡重悬挂轮固定穿装在传动轴上,并随传动轴一起转动,平衡重悬挂轮上通过钢丝绳悬挂有平衡块,所述移动平衡组件包括滑槽、平衡接力杆和调节限位杆,其中,滑槽内设有平衡滚动件,滑槽底部通过连接座与传动轴穿装连接,并可与传动轴相对自由传动,调节限位杆连接在平衡接力杆的自由端,其上穿装有上、下限位挡件,平衡接力杆与传动轴固定连接。
所述平衡滚动件采用平衡辊或滚球。
所述驱动电机采用变频调速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平衡式长冲程抽油机,通过复合式平衡结构,能大大减轻平衡重的重量,并将抽油机的平衡系数提高到90%以上,从而可降低减速器输出轴的峰值扭矩,增大抽油机的提升能力。与游梁式抽油机相比,该机的整机重量较轻,配套电机额定功率小,耗用钢材可节约35%以上,使用过程的能源消耗可减少50%以上。同时,冲程、冲次调整简便,无须改变机构配制,对不同油井状况及其变化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宗武,未经陈宗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62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井套管自动放气自动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下置式抽油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