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制浆造纸的中浓混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5872.2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9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章广基;程俊;陈建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大路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B1/34 | 分类号: | D21B1/3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123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造纸 混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混合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浆造纸的中浓混合器,特别适合制浆用中浓混合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制浆造纸用中浓混合设备的混合转子大多采用框状或是整体铸造U型结构。在运行过程中,框状转子对浆料作圆周方向的混合搅拌作用,不能起到径向和轴向的混合搅拌作用;而U型转子由于整体质量过重,与纸浆接触面积过小,在运行过程中纸浆纤维漂白效果也不理想,且振动和噪音大,维修和养护工作量大等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而且解决目前中浓混合器由于采用框状的混合转子,会导致中浓浆料的混合效果不理想,纸浆纤维的白度低等问题,转子高速转动产生局部水力脉冲作用对纤维加强疏解,使单根纤维可以自由移动,使漂剂附在每根纤维上,增加接触反应,实现浆、气、液的均匀混合的用于制浆造纸的中浓混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用于制浆造纸的中浓混合器,包括主轴,所述的主轴的头端设在混合室中,主轴的头部套有混合转子,所述的混合室通过密封盖与主轴相固定,所述的密封盖的后部设有轴承座,所述的轴承座与主轴的尾部间通过角接触球轴承相转动。
设有腰孔的混合转子,克服了已有技术通过框式转子或整体铸造式转子混合不均匀、动平衡去重难的缺陷;又由于本实用新的混合转子采用焊接式,在圆周方向设有腰孔,在混合过程中,对浆料起到强有力的湍流作用,使浆料和漂剂进行充分的均匀搅拌,节约了蒸汽、漂剂的用量,提高了纸浆纤维的白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混合转子包括转盘,所述的转盘的中间位设有中轴体,所述的中轴体的侧壁均匀设有5个叶片,所述的叶片的底部与转盘相固定,5个叶片的头部间通过固定环相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混合转子通过锁紧螺母与主轴相锁紧,所述的轴承座与主轴的中部间设有圆柱滚子轴承,所述的轴承座中部通过前轴承端盖与主轴相固定,所述的轴承座的尾部通过后轴承端盖与主轴相固定,所述的主轴与中轴体相套接,所述的锁紧螺母与中轴体相锁紧。
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环与叶片的头部通过加强筋相固定,所述的叶片的尾端处设有腰孔,所述的叶片的0.4~0.5处为150度~160度的折弯,所述的叶片的厚度为10~15mm。
作为优选,所述的混合室的底部设有混合室支脚,所述的轴承座的底部设有悬架支脚。
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制浆造纸的中浓混合器,结构简单,提高使用效果,节约能源,提高纸浆纤维白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混合转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制浆造纸的中浓混合器,包括主轴1,所述的主轴1的头端设在混合室2中,主轴1的头部套有混合转子3,所述的混合室2通过密封盖4与主轴1相固定,所述的密封盖4的后部设有轴承座5,所述的轴承座5与主轴1的尾部间通过角接触球轴承6相转动,所述的混合转子3包括转盘7,所述的转盘7的中间位设有中轴体8,所述的中轴体8的侧壁均匀设有5个叶片9,所述的叶片9的底部与转盘7相固定,5个叶片9的头部间通过固定环10相固定,所述的混合转子3通过锁紧螺母11与主轴1相锁紧,,所述的主轴1与中轴体8相套接,所述的锁紧螺母11与中轴体8相锁紧,所述的轴承座5与主轴1的中部间设有圆柱滚子轴承12,所述的轴承座5中部通过前轴承端盖13与主轴1相固定,所述的轴承座5的尾部通过后轴承端盖14与主轴1相固定,所述的固定环10与叶片9的头部通过加强筋15相固定,所述的叶片9的尾端处设有腰孔16,所述的叶片9的0.4~0.5处为150度~160度的折弯19,所述的叶片9的厚度为10~15mm,所述的混合室2的底部设有混合室支脚17,所述的轴承座5的底部设有悬架支脚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大路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大路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58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取电小车轨道
- 下一篇:基于CL-200辉度计的LED辉度自动检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