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侧甩灰口的吸尘器尘杯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35841.7 | 申请日: | 2011-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3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倪祖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L9/10 | 分类号: | A47L9/1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 地址: | 21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侧甩灰口 吸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侧甩灰口的吸尘器尘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吸尘器尘杯包括旋风室、以及位于旋风室周围设置的集尘室,该结构利用高速旋风旋转将所吸入的灰尘通过旋风室甩进集尘室内,然而由于旋风室仅通过单一的侧壁甩灰口甩灰,容易造成灰尘只在集尘室靠近甩灰口一侧停留,造成集尘室的容积有效利用率较低,且除尘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除尘效率的具有侧甩灰口的吸尘器尘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侧甩灰口的吸尘器尘杯,其包括一尘杯上盖、位于该尘杯上盖的下方且其上端开放的旋风室、和环绕旋风室周围的集尘室,其中旋风室至少设有开放式的第一甩灰口、和位于侧壁的第二甩灰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所述旋风室内设置有旋风器,旋风器包括若干个过滤孔。
所述旋风室进一步包括可固定旋风器末端的固定凸块。
所述旋风室进一步包括与旋风器保持间距的旋风室侧壁,其中旋风室侧壁与尘杯上盖之间形成有所述的第一、二甩灰口,并包括呈环形的第一上边缘、和位于第一上边缘下方的第二上边缘、以及连接第一、二上边缘的连接边缘。
所述第二上边缘的弧度小于第一上边缘的弧度,且两者的弧度之和为360度。
所述旋风器为可拆卸式固定或一体成型于该尘杯上盖上,且该尘杯上盖为可拆卸式,其中旋风器的过滤孔均被旋风室侧壁环绕。
所述第一上边缘与尘杯上盖的间距为20mm。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甩灰口结构保证灰尘顺利甩进阻止集尘室内,并能阻止集尘室内的灰尘旋转并回流到旋风室内,大大提高除尘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其中:1、尘杯上盖;2、集尘室;3、旋风室;30、旋风器;300、过滤孔;31、第一甩灰口;32、第二甩灰口;33、固定凸块;35、旋风室侧壁;350、第一上边缘;352、第二上边缘;354、连接边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侧甩灰口的吸尘器尘杯的具体实施例,其包括一尘杯上盖1、位于该尘杯上盖1的下方且其上端开放的旋风室3、和环绕旋风室3周围的集尘室2,其中旋风室3至少设有呈环形的第一甩灰口31、和位于侧壁的第二甩灰口32。第一甩灰口31作为主要甩灰口,而第二甩灰口32为次要甩灰口。尘杯上盖1为可拆卸式。
旋风室3呈圆筒形并内部设置有可拆卸式固定或一体成型于该尘杯上盖1上的旋风器30、固定旋风器30末端并位于底部的固定凸块33、以及与旋风器30保持间距的旋风室侧壁35,其中旋风室侧壁35与尘杯上盖1之间形成有第一、二甩灰口31、33,并包括呈环形的第一上边缘350、和位于第一上边缘350下方的第二上边缘352、以及连接第一、二上边缘350、352的连接边缘354。而第一上边缘350与尘杯上盖1之间形成第一甩灰口31,第二上边缘352与第一上边缘350之间形成第二甩灰口33,连接边缘354为斜边,而旋风器30包括若干个过滤孔300,第二上边缘352的弧度小于第一上边缘350的弧度且两者的弧度之和为360度,其中旋风器30的过滤孔300均被旋风室侧壁35所环绕,第一上边缘350与尘杯上盖1的高度优选为20mm。
工作时,含尘气流从底部进入到旋风室3内向上旋风,由于旋风器30与固定凸块33连接在一起,含尘气流将围绕该旋风器30进行高速旋转,由此纸屑、头发等灰尘通过第一甩灰口31顺利甩进集尘室2内,并通过第二甩灰口32破坏甩灰平衡,防止灰尘在集尘室2内旋转并阻止回流到旋风室3,同时由于第二上边缘352低于第一上边缘350,更有利于长条纸屑和毛发从第二甩灰口32甩出去,防止长条纸屑和毛发因第一上边缘过高而一直停留在旋风室3内打转,同时由于连接边缘354为斜边,而不是直边,能有效防止纸屑或毛发挂靠停留而堵塞甩灰口,而经过两甩灰口甩灰之后,含细尘气流从旋风器30的过滤孔300内进入到细尘过滤装置内。通常细尘过滤装置为海帕,其能防止细尘进入到电机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58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放电控制回路中接触器烧结检测方法
- 下一篇:汽车转向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