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水弃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5649.8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0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宗兵年;韦联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4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排水设施。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表水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合理的利用非传统水源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而对于非传统水源重要组成之一的雨水,其利用的关键就是要对污染严重的初期径流实施有效的控制。由于降雨的随机性和非连续性,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初降雨水中,从而大大增加了人们对于雨水的利用难度。
目前,对于初期雨水的弃流,往往采用体量很大的弃流水池或者结构复杂的弃流装置,这种雨水弃流装置存在以下的缺陷:
首先,这种装置通常占地大,成本高;
其次,对于后期的可利用雨水都是通过重力流入后方蓄水池,对于蓄水池的标高要求很严格,需要较深的埋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运行方便的雨水弃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雨水弃流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导流筛网桶、进水管、弃流井、通管、用以将通管中的水引向后续蓄水装置的提升动力装置,以及出水管,进水管连接弃流井,导流筛网桶设置在弃流井内,通管设置在导流筛网桶内,提升动力 装置连接通管,控制装置连接提升动力装置,其中,
水通过弃流井流向出水管为第一水通路,水通过弃流井中的导流筛网桶、通管流向后续蓄水装置为第二水通路,通过控制装置选择第一水通路和第二水通路的其中之一通路工作。
较佳地,雨水弃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控制装置顶部的雨量感知装置,所述雨量感知装置连接控制装置。
较佳地,雨水弃流装置还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于管顶位置,向下呈
一倾角。较佳地,导流筛网桶设于弃流井中央底部。
较佳地,通管和设置提升动力装置位于导流筛网桶内,并与底部预设有一定距离。提升动力装置可以为提升泵。
一种较佳的方案为:一种雨水弃流装置,包括弃流井、雨量感知装置、导流板、导流筛网桶、提升泵、进水管、出水管和旁通管。所述导流板能将雨水来水引向弃流井底部,所述导流筛网桶能将雨水来水引向弃流井周边,形成切向流,所述雨量感知装置能自动控制初期3mm降雨不被提升泵提升至后续蓄水池,所述提升泵将后期的雨水提升至后续雨水蓄水池。
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首先,本实用新型形成两路水通路:水通过弃流井流向出水管为第一水通路,水通过弃流井中的导流筛网桶、通管流向后续蓄水装置为第二水通路,通过控制装置选择第一水通路和第二水通路的其中之一通路工作。控制装置可以在后期雨水较等的情况下,触发提升动力装置工作,这种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方便的功效。
其次,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雨量感知装置来感知出水的量(比如3mm),进而触发控制装置开动第二水通道,通过雨量感知装置,控制提升动力装置的启停, 有效保证初降3mm的雨水充分弃流。
再次,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流板和导流筛网桶控制雨水在弃流井中的流向,防止雨水中的泥砂和杂质在弃流井中的沉积,同时还利用筛网桶对提升泵进行保护,防止大的杂质堵塞水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弃流装置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弃流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弃流装置包括进水管1、弃流井2、导流板3、导流筛网桶4、提升泵5、通管6、出水管7、雨量感知装置8、控制柜9(主要是指控制装置),导流板3设于进水管1的管顶位置,向下成一定倾角,导流筛网桶4设于弃流井2的中央底部,迎雨水进水管1方向设锥形角边,提升泵5设于导流筛网桶4内,所述雨量感知装置8设于控制柜9顶部。提升泵5是提升动力装置的一种,本实例仅是举例之用。
水通过弃流井2流向出水管7为第一水通路,水通过弃流井2中的导流筛网桶4、通管6流向后续蓄水装置为第二水通路,通过控制装置选择第一水通路和第二水通路的其中之一通路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56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仪表盘支架补焊定位装置
- 下一篇:母线连接板冲压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