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浪涌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5241.0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5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孙玮;历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冉 |
地址: | 法国吕埃***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浪涌保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浪涌保护器,并尤其涉及在浪涌保护器的电极片和脱扣单元上的改进。
背景技术
浪涌保护器普遍用于家庭、办公场所、工业场所等的电气线路中,用于防止线路中的瞬时过电压对电气设备的损坏。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
在最常用的浪涌保护器中,包括一个称为金属氧化物变阻器(MOV)的元件,用来转移多余的电压。
如图1所示,浪涌保护器包括与电气线路相连接的端子20和30以及浪涌保护器的主体部分10,该主体部分主要包括:金属氧化物变阻器(MOV)11和将MOV分别连接到端子20和30上的两个引脚12(其中一个引脚不可见)。其中一个引脚12经脱扣单元13、引线14、和电极片15与端子20相连接,而另一引脚(未示出)通过电极片16与端子30相连接。端子20和30包括接线夹21和31,以便与外部线路例如P极和N极相连接。由此,经过端子20和30,MOV跨接在P极和N极之间,在线路正常工作期间,MOV 11的电阻非常大,由此使得P极和N极之间处于断开状态,而在线路中出现瞬间过电压时,MOV 11的电阻大幅降低,由此将P极和N极导通,传导大量电流,消除多余的电压。随着多余的电流经MOV转移到N极,P极的电压恢复正常,则MOV 11的电阻再次迅速增大。由此,MOV 11可以在瞬时过电压时起到分压的作用,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
如图3所示,MOV的引脚12为方形金属板形式,通常由铜等良导体形成。脱扣单元13通常利用低温焊料焊接到引脚12上,在温度超过预定温度时,焊料将熔化,从而与脱扣单元13连接的脱扣机构(未示出)将脱扣单元13拉开,将MOV 10与端子20断开,从而保护MOV不会受到高温损坏。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浪涌保护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参见图2,图2示出浪涌保护器的其中一个电极片与端子相连接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和2所示,浪涌保护器的电极片15和16通常为片状金属形式,并且在两个电极片之间限定预定的距离。两个端子20和30通常包括大致V形或b形形状的连接触头22和32,该触头由于弯折而具有弹性,并且两个连接触头22和32之间的距离略小于上述两个电极片15和16之间的距离,因此,在浪涌保护器主体部分10插入到两个端子之间时,两个触头22和32稍微变形,而依靠其自身的弹性压在电极片15或16的一侧面上,从而实现二者的连接。
但是,这种压接触导致在触头的弧面与电极片之间形成线接触或点接触。在二者之间流过大电流时,在两个元件的接触线或点处容易产生电弧,这种电弧会在二者之间产生电斥力,这个电斥力与触头压在电极片上的接触压力相反,由此,抵消或减小端部和电极片之间的压力,这种压力的减小会导致二者之间的接触变差,并进一步加剧上述起弧现象。在最差的情况下,会导致二者的接触丧失,从而使得浪涌保护器的作用丧失,无法起到分压作用。
另外,如上所示并如图3所示,脱扣单元13通常利用低温焊料焊接到引脚12上,脱扣单元13与引脚12平行焊接,但是,这种焊接并不非常可靠,并且在例如机械应力施加到脱扣单元13或者MOV上时,会导致二者脱开。
因此,需要对浪涌保护器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作出,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浪涌保护器的端子连接结构以及脱扣单元的焊接结构进行改进,从而提高端子连接的可靠性和脱扣单元的焊接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浪涌保护器,该浪涌保护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金属氧化物变阻器模块以及分别与外部线路相连接的端子,所述金属氧化物变阻器模块包括金属氧化物变阻器主体、与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引脚以及将所述引脚分别与相应的端子相连接的电极片,所述端子包括连接触头,所述电极片与所述连接触头相连接,以使得所述连接触头在所述电极片的两个相对侧面上与所述电极片压接触。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触头被构造为缩口的U形夹爪,所述电极片插入到所述夹爪中。同样优选的是,所述电极片的插入所述夹爪中的端部被倒角。
由此,通过使得端子的连接触头在电极片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压接触电极片,使得在连接触头与电极片之间产生的电斥力彼此抵消,从而防止该电斥力减弱或者抵消连接触头与电极片之间的接触力,提高了端子与电极片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未经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52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高位数DA转换电路
- 下一篇:井下电源抗干扰保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