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植物根系分泌物原位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4501.2 | 申请日: | 201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1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魏雅丽;贺玉晓;赵丽;刘刚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张帆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根系 分泌物 原位 收集 装置 | ||
1.一种植物根系分泌物原位收集装置,包括通过连接管(4)依次密闭连接的根培养装置(1)、吸附装置(2)、收集器(3),根培养装置(1)前端开有安装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根系分泌物原位收集装置倾斜安装在植物生长原位的根系周围,装置前端高于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培养装置(1)包括根培养器(11),所述根培养器(11)前端开有安装口,后端是连接管(4),根培养器(11)内填装石英砂(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2)包括前后两组吸附管(21),前吸附管(21)内填装阳离子交换树脂,后吸附管(21)内填装阴离子交换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位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吸附管(21)结构为如下三种方式之一:
一、前后两组吸附管(21)通过连接管(4)串连;
二、前后吸附管是一管状件(22),管状件前后分别通过连接管(4)与根培养装置(1)、收集器(3)连接;管状件内部空间通过筛状隔件(221)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为前吸附管(21),后部为后吸附管(21);
三、前后吸附管是一管状件(22),管状件前后分别通过连接管(4)与根培养装置(1)、收集器(3)连接;管状件内部空间通过筛状隔件(221)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部为前吸附管(21),后部为后吸附管(21),中部为过水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培养装置(1)包括根培养器(11),所述根培养器(11)是两端开口的柱状件,前端开口处有可拆卸的密封塞(111),后端开口处有具孔橡胶塞(112),橡胶塞(112)穿孔中插有连接管,连接管与吸附装置(2)相连接,根培养器(11)内填装石英砂;所述吸附装置(2)包括前后两组吸附管(21),前吸附管(21)内填装阳离子交换树脂,后吸附管(21)内填装阴离子交换树脂,后吸附管(21)后端连接曲形连接管(41),曲形连接管(41)穿过具孔橡胶塞(112)接入收集器(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原位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4)与曲形连接管(41)是玻璃管。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原位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培养器(11)长70~90cm,直径15~25cm,根培养器(11)内填装石英砂层高10~50mm,石英砂(12)粒径0.5~1.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原位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吸附管(21)内填装Amberlite IRC-50阳离子交换树脂,后吸附管(21)内填装Dowex-1阴离子交换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2或5或6或8所述的原位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培养器(11)后端与连接管(4)连通处有隔层(13),所述隔层(13)是孔径小于石英砂粒径的筛状件,或者是玻璃棉。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8所述的原位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是树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45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