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防撞隔热垫部的真空保温储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4254.6 | 申请日: | 201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6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庄清伟;杨钟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德家电股份有限公司;普家康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1/02 | 分类号: | A47J4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钱凯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太***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防撞 隔热 真空 保温 储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防撞隔热垫部的真空保温储水装置,尤指一种兼具可防止外壳部与内壳部直接接触导致温度大量传递及不影响原有的外观的真空保温储水装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6及图7,传统真空保温储水装置,包括:
一真空保温壳部50,具有一开口部51、一壳部52及一储水空间53;该壳部52具有一外壳部521、一内壳部522及一介于该外壳部521及该内壳部522之间的真空部523;
一基座60,与该开口部51构成真空连结;该基座60具有一入水管61、一出水管62、一温度感知部63及一温度控制部64;该入水管61用以将一水液91供入该储水空间53,该出水管62用以供该水液91输出而供饮用,该温度感知部63用以感知该储水空间53内的温度高低,该温度控制部64用以对该储水空间53增减温度。
由于真空保温储水装置主要依赖该外壳部521与该内壳部522间的该真空部523,达到防止温度于该外壳部521与该内壳部522间传递。
参阅图8,当制造过程(抽真空时可能造成该外、该内壳部521与522的其中的一变形造成接触)或是使用时(因撞击造成该外壳部521内凹而与该内壳部522接触),都可能造成该外、该内壳部521与522相互接触(例如产生接触点a与b,并造成如箭头所示的温度传递),如图8A所示,造成该储水空间53内的温度(不论高温或是低温)通过该接触点a与b大量传递。完全失去保温或保冰的功效。
因此,有必要研发新产品,以解决上述缺点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因为外壳体与内壳体变形、接触而造成保温效果失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防撞隔热垫部的真空保温储水 装置,其兼具可防止外壳部与内壳部直接接触导致温度大量传递及不影响原有的外观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防撞隔热垫部的真空保温储水装置,包括:
一真空保温壳部,具有一开口部、一壳部及一储水空间;该壳部具有一外壳部、一内壳部及一介于该外壳部及该内壳部之间的真空部;
一基座,与该开口部构成真空连结;该基座具有一入水管、一出水管、一温度感知部及一温度控制部;该入水管用以将一水液供入该储水空间,该出水管用以供该水液输出而供饮用,该温度感知部用以感知该储水空间内的温度高低,该温度控制部用以对该储水空间增减温度;其特征在于:
该外壳部及该内壳部间又设有至少一防撞隔热垫部及一隔热垫部间隙,该至少一防撞隔热垫部具有良好的热绝缘性;
借此,当该真空保温壳部变形,使原有介于该外壳部及该内壳部间的距离变短时,该防撞隔热垫部用以降低因该外壳部及该内壳部直接接触,造成的温度传递。
前述的具防撞隔热垫部的真空保温储水装置,其中温度控制部为加热器与致冷器的至少其中的一种,用以对该储水空间进行增温与减温的至少其中的一科作业。
前述的具防撞隔热垫部的真空保温储水装置,其中至少一防撞隔热垫部位于该内壳部上;该隔热垫部间隙位于该防撞隔热垫部与该外壳部之间。
前述的具防撞隔热垫部的真空保温储水装置,其中防撞隔热垫部概呈固定于该内壳部全部面积的结构。
前述的具防撞隔热垫部的真空保温储水装置,其中至少一防撞隔热垫部位于该外壳部上;该隔热垫部间隙位于该防撞隔热垫部与该内壳部之间。
前述的具防撞隔热垫部的真空保温储水装置,其中防撞隔热垫部概呈固定于该外壳部全部面积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兼具可防止外壳部与内壳部直接接触 导致温度大量传递及不影响原有的外观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A是图1所示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A是图3所示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应用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应用例的示意图。
图6是传统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传统装置的部视图。
图8是图7的外壳部与内壳部局部接触并造成温度传递的示意图。
图8A是图8所示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德家电股份有限公司;普家康兴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普德家电股份有限公司;普家康兴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42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