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轮槽修复片及玻璃测试片的专用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4243.8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8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种鹏昆;王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彩虹电子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3/12 | 分类号: | B24B53/1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2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修复 测试 专用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用于TFT-LCD玻璃基板的玻璃测试片、以及测试片的专用夹具。
背景技术:
TFT-LCD玻璃在研磨过程中使用的研磨轮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需要用专用磨轮修复片进行磨轮槽的修复,但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发现,新修复的磨轮槽在重新工作后研磨2-3片玻璃板时的检查结果多为磨边不良,其中掉片居多,按照每研磨2小时进行修复一次的频率,每天需要进行12次修复,大概会影响到24-36片产品质量,这种情况大大的提高了由于修复作业而引起的产品不良,因此如何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对于提高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TFT-LCD玻璃基板厚度均在0.7mm以下,极易破碎,外型尺寸1100X1300mm,公差为正负0.5mm,外型尺寸要求高,在研磨过程中由于磨边不良产生掉片等因素有可能导致玻璃板的破碎,从而造成产品损失,对此生产的特殊性要求尽量减少玻璃在磨边时产生的磨边不良,从而减少碎板的发生率,降低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了TFT-LCD玻璃基板在研磨轮修复后易产生磨边不良的问题。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测试玻璃片来消除磨轮槽新修复后易产生的磨边不良,提高良品率。专用夹具满足了生产安全性的要求,同时其兼顾了修复片与测试玻璃片可以共用的要求;本装置的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安全性能高;测试玻璃片易制作、易更换、成本低、收益高。
具体为:
一种玻璃轮槽修复片及测试玻璃片的夹具,包括手柄和定位块;手柄中心有凹槽,修复片或测试玻璃片插入手柄的凹槽后,利用定位块与手柄结合而固定,定位块与手柄之间用螺钉固定。凹槽深度0.5mm,小于玻璃厚度。手柄材料为铝型材。
附图说明:
图1为夹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a)和(b)分别为夹具中的定位块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1.手柄;2.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将修复片插入手柄中的凹槽内,利用螺钉将定位2块与手柄1固定,避免修复片的滑动,手拿手柄进行研磨槽的修复作业,可以有效的避免意外的发生;利用切割废料制作测试玻璃片,在修复作业完成后,利用夹具换上玻璃片进行缓冲修复,可以有效的消除因修复后产生的产品不良,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按照每天24片产品计算,每月至少可以避免720片产品因修复产生的磨边不良,增加了产品效益;手柄的设计可以有效的避免意外的发生,极大的提高了安全性。
1)玻璃轮槽在修复过程中由于处于高速转动状态,修复片在修复时易被打断,有可能对人体产生伤害。
2)利用现有资源设计了测试玻璃片,调整精切机切割宽度,使其切割的玻璃片的宽度与修复片宽度一致,然后利用玻璃刀人工裁切成测试玻璃片,外形尺寸与修复片基本一致,不用再单独设计夹具,两者可以共用。
3)利用测试玻璃片进行轮槽修复时,同样会被高速转动的磨轮打断,有可能对人体产生伤害,而且锋利的玻璃边缘不适用于人手操作,所以制作以上夹具非常有必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彩虹电子玻璃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彩虹电子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42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易碎裂的墨
- 下一篇:磷腈化合物阻燃聚碳酸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