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航空集装箱用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3982.5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8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兵;于良峰;吴树梁;于洪明;游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20 | 分类号: | B65D90/2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郑华清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 集装箱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重量、强度有严格要求的航空集装箱框架。
背景技术
航空运输与陆地运输不同,对货物的重量有严格的要求。航空集装箱作为航空运输货物的存放工具,其重量直接影响着航空运输的货物运送能力及经济效益。若航空集装箱较重,则所运输的货物会相应减少,或者付出燃油消耗增加的代价。
为降低集装箱自重,现有航空集装箱一般是由密度较小的铝合金实心或空心型材组成框架,将加强筋、蒙皮铆接于型材,组成封闭的箱体。实心铝合金框架可以满足航空集装箱的强度要求,坚固耐用,但存在着相对重量较重的缺陷;而空心铝合金框架重量虽然较轻,但存在着装卸过程中因震动、冲击作用下易发生弯曲变形,甚至造成集装箱发生破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航空集装箱用框架存在的易发生弯曲变形,甚至造成集装箱破坏的问题;提供一种航空集装箱用框架;质量轻、强度高,使用可靠,提高了航空运输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航空集装箱用框架,包括框架外壳,框架外壳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框架夹芯。
所述框架夹芯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包括基体树脂和增强纤维。
基体树脂选用不饱和树脂、环氧树脂、乙烯基酯树脂、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增强纤维选用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玄武岩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框架外壳为铝合金、钛合金或其他轻质合金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结构的框架外壳内部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框架夹芯。其中框架外壳为铝合金、钛合金或其他轻质合金材料,保证框架具有足够的刚度;框架夹芯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不仅密度低,重量轻,而且具有强度高、吸能性好、韧性高等优点,在搬运、装卸过程中,可以吸收因震动、冲击作用而施加到集装箱上的载荷,保证集装箱的使用可靠性;框架采用外壳/夹芯结构,在受到载荷作用时,外壳与夹芯材料之间发生剪切作用,为集装箱提供更高的结构刚度,使其不易发生变形。使用时,将集装箱蒙皮与框架外壳之间通过铆接、焊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使集装箱形成一个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航空集装箱用框架具有质量轻、强度高,使用可靠的优点,提高了航空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航空集装箱用框架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中:1-框架外壳,2-框架夹芯,3-集装箱蒙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航空集装箱用框架,如图1所示,包括框架外壳1,框架外壳1的内部设有空腔,其中空腔内设有框架夹芯2。其中框架外壳1为铝合金、钛合金或其他轻质合金材料,框架夹芯2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包括基体树脂和增强纤维,基体树脂可选用不饱和树脂、环氧树脂、乙烯基酯树脂、酚醛树脂或其它树脂材料,增强纤维可选用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玄武岩纤维或其它纤维。集装箱蒙皮3与框架外壳1之间通过铆接、焊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使集装箱形成一个整体。本专利也适用于其它对于重量有严格要求的特种用箱,如军用方舱、移动营房等。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39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罐式集装箱用危险源远程关闭装置
- 下一篇:抑爆型浮顶储罐浮盘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