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工具的动力传输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32869.5 | 申请日: | 2011-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8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义;张瑞辰;张兆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村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F5/00 | 分类号: | B25F5/00;F16H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王燕秋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工具 动力 传输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电动工具有关,特别是指一种电动工具的动力传输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的电动工具主要是在马达与主轴之间安装一减速器,让马达的输出轴能够通过减速器降低传输至主轴的转速,以增加主轴的扭力来方便对工件进行加工作业。
然而就马达与减速器之间的组接来说,马达的输出轴会套设一驱动齿轮与减速器的减速齿轮组相互咬合,以达到动力传输的目的,但是驱动齿轮与减速齿轮组之间很容易受到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影响而造成两者之间的齿隙过大,导致两者之间出现异常的噪音及磨损,久而久之便会造成运转的不顺畅,进而连带影响动力传输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的动力传输机构,其可让各齿轮之间在动力传输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咬合关系,以降低运转时的噪音及减少磨损状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动工具的动力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减速器,具有一壳体与一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减速齿轮组,所述壳体的内周壁具有一供所述减速齿轮组啮合的环齿部,且所述壳体的周缘具有至少二卡槽,各所述卡槽具有一开口段与一从所述开口段延伸而出的限位段;一马达,具有一输出轴及一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套设于所述输出轴并与所述减速齿轮组啮合,所述马达的周缘径向地突伸出至少二卡接部,各所述卡接部经由各所述卡槽的开口段而嵌卡于各所述卡槽的限位段内,使所述马达与所述减速器能组接在一起。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各所述卡槽的开口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壳体的轴向相互平行,各所述卡槽的限位段从所述开口段的一端垂直地延伸而出。
所述减速器的壳体自其一端的周缘轴向地延伸出一环壁,所述环壁具有各所述卡槽,所述马达具有一马达外壳,所述马达外壳自其朝向所述减速器的一端面轴向地突伸出一轴部,所述轴部伸入所述壳体的环壁内并具有各所述卡接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将马达与减速器组接在一起,并且在组接之后能让减速器的减速齿轮组与马达的驱动齿轮之间保持良好的咬合关系,以降低运转时的噪音及减少两者之间的磨损,从而能提供稳定的动力输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是沿图3中4-4剖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功效,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如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动力传输机构10,主要应用于电动工具来用于动力传输,其包含有一减速器20及一马达30。
减速器20具有一壳体21及一减速齿轮组23,其中,壳体21的内周壁具有一环齿部212,且壳体21自其一端的周缘轴向地延伸出一环壁25,环壁25具有三卡槽27,各卡槽27具有一开口段272与一限位段274,开口段272的延伸方向与壳体21的轴向相互平行,限位段274从开口段272的一端垂直地延伸而出;减速齿轮组23设于壳体21内并与壳体21的环齿部212相互啮合。
马达30具有一马达外壳31、一输出单元(图中未示)、一输出轴33,以及一驱动齿轮35,其中,马达外壳31从其朝向减速器20的一端面轴向地突伸出一轴部312,轴部312伸入壳体21的环壁25内且自其周缘径向地突伸出三卡接部314(如图4所示)。输出单元设于马达外壳31内,用于提供动力来源。输出轴33连接输出单元并以其一端穿经轴部312而突伸出马达外壳31,可受输出单元的驱动而旋转。驱动齿轮35套设于输出轴33并与减速器20的减速齿轮组23啮合,可受输出轴33的驱动而带动减速齿轮组23沿着减速器20的壳体21的环齿部212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村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村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28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