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油井井下自动定量加药采油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0708.2 | 申请日: | 201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8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波;赵振峰;赵敏琪;刘明;赵粉霞;张文星;王在强;邵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金杰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井下 自动 定量 采油 管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井井下自动定量加药采油管柱,属于石油开采井抽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井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会伴有水的产生,生产进入中后期,含水量会逐渐上升使井下管、杆柱结垢和腐蚀,同时一些难动用储量的开采及部分油井因油稠、结蜡等原因造成油井生产不正常或井口回压高等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向油井中投加各种液态药剂,从而维护油井的正常生产。
现场普遍采用的人工地面从油套环空加药的方法(间隔周期在3-5天),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缺陷:1、工人劳动强度大,部分抽油井套管压力高,不能顺利入井;2、油套环空加药时药剂受到套管平整度等的影响挂壁严重,不能全部到达井底;3、一次性加药不能连续发挥药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油井井下自动定量加药采油管柱,是一种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在井下自动定量的向套管内加注各种液态药剂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如下:
该管柱由生产管柱、连接堵头、储药油管、活塞、微型柱塞泵、直流电机、PLC控制器、电池组、密封油管组成:
生产管柱下部的筛管连接堵头,堵头连接带进液口的储药油管,储药油管内设有活塞;储药油管下方连接带出药口的密封油管,密封油管内设有微型柱塞泵、直流电机、PLC控制器和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将PLC微电子控制技术应用于井下加药,可实现加药过程的全自动控制,可根据不同井每天需要加药量的不同,在下入该管柱前通过PLC控制器对加药量进行灵活设置,解决人工加药过程中药液浪费大、人工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可利用检泵机会下入管柱,使其长期稳定地在井下工作,液态药剂直接自动、均匀稳定地的释放,持久地发挥作用,从而更好的保护生产管柱。
附图说明
附图为抽油井井下自动定量加药采油管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生产管柱1下部的筛管连接堵头2,堵头2连接带进液口11的储药油管3,储药油管3内设有活塞4;储药油管3下方连接带出药口10的密封油管9,密封油管9内设有微型柱塞泵5、直流电机6、PLC控制器7和电池组8。
在下入生产管柱1前,在抽油泵的筛管下通过堵头2连接一根装满药品的储药油管3,再将活塞4装入储药油管3内进液口11以下的位置。若设置多根储药油管3(根据总加药量确定),需在最上端的储药油管3顶端开设连通套管的通孔,这样能保证储药油管3内的压力与套管内的压力平衡,当储药油管3内的药液从出药口10排出后,套管内的液体补充进药液管内,平衡活塞4上下的压差,有助于活塞4下部药液的排出,同时减少微型柱塞泵5及直流电机6负载。
在专用储药油管3下方连接密封油管9,将微型柱塞泵5、直流电机6、PLC控制器7、电池组8装入密封油管9内,并通过PLC控制器7预先设定好该管柱的工作参数。
在密封油管9与常规抽油井生产管柱1一同下入井下后,在PLC控制器7的控制下,直流电机6按预先设定的工作参数自动定时启动,带动微型柱塞泵5工作,以实现在油井正常生产过程中自动定量的向套管内加注药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07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隔离可逐级解封的五层分层压裂工艺管柱
- 下一篇:防喷器组合护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