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报警过欠压保护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30216.3 | 申请日: | 2011-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6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兴荣 |
| 主分类号: | H02H3/20 | 分类号: | H02H3/20;H02H3/247;H02H3/04;H02H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报警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家用供电线路电压的过压、欠压、延时的电子电器保护设备,属于电气领域。
背景技术
市场上已有的电路保护器在电压过高或过低时就会自动切断电源,来达到保护电器和人生的安全。但如果里面的继电器工作不正常,当电压过高或过低时就不能自动切断电源,从而就不能起到保护电器的作用。所以有时电器安装了此保护器也会因电压过高或过低而烧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报警过欠压保护器,在电路遇到电压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时不但可以自动切断电源,而且可以自动报警;并且即使保护器内的继电器工作不正常时,蜂鸣器同样会发出声音进行报警,从而确保了电器不会因电压过高或过低而烧坏,达到了保护电器和人身安全的目的;在市电正常时会自动接通电源,恢复供电,实现全自动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自动报警过欠压保护器,所述保护器由电源电路(1)、取样电路(2、3)、过欠压控制电路(4、5)、延时电路(6)、驱动电路(7、8)、继电器K1、蜂鸣器V19组成,所述电源电路(1)一端与电网连接,另一端为保护器各部件供电;所述取样电路(2)和所述过欠压控制电路(4)电连接,所述过欠压控制电路(4)与所述延时电路(6)电连接,所述延时电路(6)与所述驱动电路(8)电连接,所述驱动电路(8)与所述继电器K1电连接;所述取样电路(3)和所述过欠压控制电路(5)电连接,所述过欠压控制电路(5)与与所述驱动电路(7)电连接,所述驱动电路(7)与所述蜂鸣器V19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报警过欠压保护器中,过欠压控制电路(4)包括比较器(U1A、U1D),所述取样电路(2)与比较器(U1A、U1D)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过欠压控制电路(4)与所述延时电路(6)连接;所述延时电路包括三极管V15、二极管V3,三极管V15与二极管V3串接,所述过欠压控制电路(4)与三极管V15连接;所述延时电路(6)与所述驱动电路(8)连接,所述驱动电路(8)包括比较器U2A、二极管V21,所述延时电路(6)的三极管V15与比较器U2A连接;所述驱动电路(8)通过三极管V17与继电器K1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报警过欠压保护器中,所述过欠压控制电路(5)包括比较器(U1C、U1B),所述取样电路(3)与所述比较器(U1C、U1B)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过欠压控制电路(5)与所述驱动电路(7)连接;所述驱动电路(7)包括比较器U2B,二极管V22,所述过欠压控制电路(5)与比较器U2B连接;所述驱动电路(7)通过三极管V16与蜂鸣器V19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保护器在遇到过压或者欠压时报警的显著性,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器还连接发光二极管LED,通过LED发出不同颜色光显示电路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或者非正常的过欠压状态。优选的,所述的LED为红色和绿色发光二极管,所述LED与继电器K1和比较器U2A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器不仅在上电时能对电器延时供电,在电压过高或过低时能快速自动切断电源,待电压恢复到正常值后能延时120S对电器供电,使家用电器得到有效保护而不会烧坏;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器由于同时具有蜂鸣器和继电器两组独立的电路保护系统,无论在电压过高或者过低时,都可以执行继电器自动切断电源,同时蜂鸣器发出声音报警的功能。采用这种结构即使产品里面的继电器工作不正常时,蜂鸣器同样会发出声音开始报警。这样就可马上切断电源,从而就不会因电压过高或过低而烧坏了电器。达到了保护电器和人身安全的目的。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器通过设有LED发光警示,提高了提醒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报警过欠压保护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的电路结构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实质,然而本实用新型并非仅限于采用图1的电路结构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理解本实用新型发明精神的基础上采用其他类似的电路结构,只要其实现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明效果,应视为被本实用新型所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兴荣,未经刘兴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02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云母片
- 下一篇:一种集成阶状阻抗调谐棒的超宽带天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