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胶塞式Y形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28718.2 | 申请日: | 2011-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4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尚福军;王彬;王捷频;刘雄涛;郑强荪;薛玉生;卢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张瑞琪 |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塞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塞式Y形管。
背景技术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冠心病治疗中最为先进的治疗手段。介入治疗器械中使用的Y形管是连接指引导管和造影剂以及压力测定设备的枢纽,其尾端为指引导管连接端,头端为供导丝、支架及球囊等进出的导丝连接端,中部倾斜设置有造影剂及压力设备连接端,其中,头端为旋转式螺纹套筒结构。我们在多年的PCI治疗实践中发现,现有的Y形管在实践操作中存在以下缺点:
1、不易操作:PCI过程中,术者需要不断地松紧Y形管头端,由于术者在术中戴无菌手套,而且手套上不可避免的沾有造影剂及血液,在旋转调节Y形管螺纹状头端时较吃力,不易打开和拧紧。
2、容易造成术中患者失血较多。Y形管头端不易拧紧,手术过程中由于血压的影响血液常有不同程度的外漏,导致术中患者失血增多。
3、造影剂浪费。术者在球囊和支架输送过程中,助手要间断推注造影剂,术者要不断地松紧Y形管头端,如果术者与助手配合不协调,造影剂会从此端喷出,导致浪费。
4、易导致污染。因为头端不易旋转,术者用力旋转时常导致手套及器械上的血液飞溅,此外造影剂喷溅时也常带有血液。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塞式Y形管,使导丝、球囊及支架等器械的进入和推出更为方便,避免了血液和造影剂的外渗。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胶塞式Y形管,包括Y形中空结构的本体,本体的尾端为指引导管连接端,且中部为造影剂及压力设备连接端,其特征在于,本体头端为环形凸台结构的连接扣,本体通过该连接扣安装有中空结构的按压头,按压头的前端开有引导管安装槽,按压头的腔体中部开有连接扣收容槽、且后部设置有扣圈,连接扣与扣圈相咬合,且伸入在连接扣收容槽内,在连接扣收容槽内、且位于该连接扣的前方放置有片状胶塞,还包括引导管,引导管包括同轴设置的引导管端头和引导管管体,引导管端头的形状与引导管安装槽形状相适应,引导管的长度大于按压头的长度,引导管管体的外径小于本体和按压头的内径。
本体上且位于按压头的后方设置有抓持部,抓持部为环形凸台结构。
本实用新型胶塞式Y形管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有引导管,因此使介入治疗操作中导丝、球囊及支架等器械的进入和推出更为方便;而胶塞的设置,避免了血液和造影剂的外渗,并消除了因血液和造影剂外渗造成的污染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胶塞式Y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按压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胶塞式Y形管,包括Y形中空结构的本体1,本体1的尾端为指引导管连接端,且中部为造影剂及压力设备连接端,与现有结构的Y形管不同的是,本体1的头端为环形凸台结构的连接扣1-2,且本体1通过该连接扣1-2安装有中空结构的按压头2。按压头2的前端开有引导管安装槽2-1,按压头2的内腔中部开有连接扣收容槽2-2、且后部设置有扣圈2-3,其中,连接扣1-2与扣圈2-3相咬合,且连接扣1-2伸入在连接扣收容槽2-2内,以实现连接扣1-2与按压头2的连接;在连接扣收容槽2-2内、且位于该连接扣1-2的前方还放置有片状胶塞3。由于导丝、支架和球囊的前端比较软,不易通过胶塞3,还设置有用于引导导丝等器械通过的引导管4,引导管4包括同轴设置的引导管端头4-1和引导管管体4-2,引导管端头4-1的形状与引导管安装槽2-1形状相适应,为保证引导管4的引导性良好,引导管4的长度大于按压头2的长度;为保证引导管4顺利伸入在本体1内,引导管管体4-2的外径小于本体1和按压头2的内径。
为了术者在安装和拆卸引导管4时抓持方便,本体1上且位于按压头2的后方设置有抓持部1-1,抓持部1-1为环形凸台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引导管4插入安装在按压头2内,使引导管端头4-1位于引导管安装槽2-1内,由于胶塞3质地柔软且弹性良好,引导管管体4-2穿过胶塞3后伸入在本体1内腔,此时,胶塞3产生变形,在保证引导管2通过的同时,对引导管4和按压头2的连接处进行封闭。根据手术需要,将导丝、支架以及球囊等器械通过引导管4伸入本体1内腔,在导丝、支架以及球囊等器械的前部软端进入本体1内腔后,从按压头2内取出引导管4,通过导丝、支架以及球囊等器械的推送杆控制其在本体1内的前进和后退,此时,胶塞3变形部分回弹,并自动封闭按压头2的内腔,使造影剂和血液等不会外渗流出。当不需要使用导丝、支架以及球囊等器械时,将引导管4再次插入安装在按压头2内,导丝、支架以及球囊等器械通过引导管4从本体1内撤出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87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 下一篇:基于广义最小二乘法的结晶器ARARX模型辨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