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碳纤维密肋楼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28327.0 | 申请日: | 2011-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0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三智;秦月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4B5/32 | 分类号: | E04B5/32;E04C5/07;E04C5/10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 |
| 地址: | 45001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碳纤维 楼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构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密肋楼板。
背景技术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航空、航天、国防等高科技领域的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飞船、军舰等重要军事装备上。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与工业水平的发展,这种材料制造成本逐步降低,被广泛应用于其他工业领域,在土木工程领域也得到了初步应用。
钢筋混凝土是最主要的建筑结构材料, 通过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相互配合, 使构件具有良好的抗拉、抗压、抗弯及抗扭特性。但钢筋的锈蚀和腐蚀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尽管目前采取了诸如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控制混凝土的裂缝宽度、在钢筋表面或混凝土表面涂覆树脂等措施, 但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特别是在港口工程结构、桥梁工程结构、化工厂等建筑物中, 这类问题尤为突出。为此急需寻找到一种既能防腐又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的材料来替代钢筋。随着复合材料的出现和发展,发现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理想的替代材料。
我国对碳纤维的研究起步虽然较晚, 但发展迅猛, 碳纤维已应用到土木工程领域的很多方面, 但是目前关于工程用碳纤维筋(CFRP) 的生产及使用性能尚待进一步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不用考虑保护层厚度问题、后期维护更换方便的新型碳纤维密肋楼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碳纤维密肋楼板,包括楼板本体,所述楼板本体的下侧纵向设有两根或两根以上的主梁,在楼板本体的下侧面上依次间隔设有肋梁,所述肋梁的底面中间横向设有预留槽,在主梁处设有与预留槽位置对应的用于穿设碳纤维筋的通孔,碳纤维筋穿过预留槽以及通孔,在靠外的主梁的外侧设有端部预埋件,碳纤维筋两端分别为张拉端和锚固端。
在所述预留槽以及通孔内设有预埋的波纹管,波纹管内均穿设碳纤维筋。
在通孔内预埋有波纹管,碳纤维筋从波纹管以及预留槽穿过。
所述主梁为三根或三根以上,所述碳纤维筋从位于中间的主梁上绕过。
所述张拉端和锚固端均包括带丝钢管、端部螺母、缠绕在碳纤维筋端部的碳纤维布和结构胶,端部螺母位于带丝钢管靠内一端并与带丝钢管螺纹连接,碳纤维布和结构胶位于带丝钢管靠外一端。
所述端部螺母与端部预埋件之间还设有端部垫片。
所述肋梁的肋宽为150-200mm,肋间净距为300-500mm。
所述预留槽尺寸为宽度(1.5-2)d,深度2d,其中d为碳纤维筋直径。
本实用新型碳纤维密肋楼板充分发挥混凝土与碳纤维的优点,利用混凝土本身的高抗压性能及耐久性,利用碳纤维材料高抗拉强度及耐腐蚀性,结合形成密肋结构楼板,实现结构功能性与经济性、耐久性的良好统一。此技术施工简单,适应环境能力强,节约材料,显著降低造价,可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现浇楼板。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
1. 结构受力筋为碳纤维筋,耐久性及耐腐蚀性优良,适用一些特殊环境要求;仅需张拉端与锚固段考虑增加钢筋防腐处理,其余部位不用考虑钢筋锈蚀等问题;
2. 碳纤维筋采用留槽明设施工,不用考虑保护层厚度问题;
3. 施加预应力能充分发挥碳纤维材料高强度特性,充分发挥结构材料特性;
4. 结构受力筋明设,后期维护检修方便,便于更换及后期加固改造处理;更能充分提高结构耐久性;
5. 结构施工简单,节约材料,显著降低造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多跨碳纤维筋的布置图;
图5是碳纤维筋端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楼板本体11的下侧纵向设有两根主梁14,下侧面上依次设有肋梁3,肋梁3底面的中间横向设有若干(图中所示为5个)预留槽2,在主梁14对应预留槽2处设有通孔15,通孔15可以倾斜设置。在预留槽2以及通孔15内设有预埋的波纹管4,每个波纹管4内有一根碳纤维筋1。在楼板本体11下侧靠近碳纤维筋1两端处的主梁14外侧设有端部预埋件5。碳纤维筋1两端分别为张拉端12和锚固端13,通过牵拉张紧,将碳纤维筋1固定在预留槽2内,施加预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83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开关柜后门门锁专用钥匙
- 下一篇:一种圆形重锤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