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8204.7 | 申请日: | 201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9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杜群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群军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9/04;C02F9/08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0015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包括添加絮凝剂、加细菌除含氮有机物工艺,处理的水质不能做到零排放和循环使用,还存在二次污染、处理时间长、土建工作量大、设备投入多、维护成本极高、维护人员多、效率低下等问题,十分不理想,不符合真正意义的环保理念。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系统,其目的是解决以往的污水处理难题、实现零排放、还可以制造比自来水质量高的优质水。
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浮沉池、交错格栅池、自然沉降池、布滤池、一级超滤池、二级超滤池和深处理池;浮沉池连通交错格栅池,交错格栅池连通自然沉降池,自然沉降池通过布滤池连通一级超滤池,一级超滤池连通二级超滤池,二级超滤池与深处理池相连通。
所述交错格栅池、自然沉降池、布滤池、一级超滤池和二级超滤池的地面都是斜面,底部最低处设置有排放沉渣的排渣口。
交错格栅池的排渣口下部还设有手阀、晾淋筛和固液分离机。
所述自然沉降池、一级超滤池和二级超滤池内均设置有出水减速装置和浮板吸水装置。
所述出水减速装置为中心带有凹槽的大锅盖式不锈钢或塑料板。
所述浮板吸水装置的中心设有中心孔,吸水管穿过中心孔。
吸水管的管道上设有泵,泵上设有能够控制水泵运转和停止的浮球自动开关。
所述自然沉降池、布滤池、一级超滤池、二级超滤池和深处理池的排渣口经泵连通返回到交错格栅池。
优点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系统,经处理后水质大多数可实现零排放和再生处理。水可循环使用、维护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土建工作量小、设备投入少、总投资小、处理后的水质是目前工艺望尘莫及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如下优点:
(1)、快速:建设快速、处理水可以做到一日一清。
(2)、占地少、土建少、设备少、总投资少、省电、维护成本极低。
(3)、处理效果极好;水质可达零排放、直接饮用。
(4)、纯物理方法分离大小颗粒和分子、没有二次污染。
(5)、布滤等膜前预处理截流颗粒效果好,有助保护易堵的中空纤维膜,以减少成本。
(6)、可节省水高达60-80%,循环利用率大幅提高。
(7)、水池底面均为斜面、所有角为圆弧角。促使颗粒下沉至最低处,以利于排出。
(8)、下水管口接有水流缓冲装置。出水口与进水口成对角关系。
(9)、设置污水出水减速装置,水流经缓冲装置缓慢流出,提高颗粒沉降效果,其原理是水流向下力量与浮板向上力量抵销,水流变慢,尽可能地不影响上部静水层。
(10)、浮板吸水装置的吸水管为软管,这样,吸水总是从上至下吸水,可吸到颗粒最少的水,以利于后序过滤。
(11)、每个吸水管道的泵都由设有浮球自动开关功能控制水泵运转和停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浮沉池;2、交错格栅池;3、自然沉降池;4、布滤池;5、一级超滤池;6、二级超滤池;7、深处理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如图1中所示,该系统包括浮沉池1、交错格栅池2、自然沉降池3、布滤池4、一级超滤池5、二级超滤池6和深处理池7;浮沉池1连通交错格栅池2,交错格栅池2连通自然沉降池3,自然沉降池3通过布滤池4连通一级超滤池5,一级超滤池5连通二级超滤池6,二级超滤池6与深处理池7相连通。
所述交错格栅池2、自然沉降池3、布滤池4、一级超滤池5和二级超滤池6的地面都是斜面,底部最低处设置有排放沉渣的排渣口,以利于将沉渣尽可能地排出。
交错格栅池2的排渣口下部还设有手阀、晾淋筛和固液分离机。交错格栅使较大颗粒沉降物积留在池底凹槽内,或接不锈钢桶等;量少手阀排、量中可晾淋筛脱水、对养牛场等含粪便多的,采用固液分离机将固体和液体分开。
所述自然沉降池3、一级超滤池5和二级超滤池6内均设置有出水减速装置和浮板吸水装置。污水出口在接近底部通过出水减速装置缓慢流出,可分离漂浮物、砂粒类物质、有机物类和重金属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群军,未经杜群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82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帘子布制造过程中使用的钢筘
- 下一篇:一种工件体粘接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