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介孔固体酸催化高酸值油脂气相酯化降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8201.3 | 申请日: | 201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97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苏有勇;潘奇林;王华;吴桢芬;叶节连;陈恒杰;杨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1C3/04 | 分类号: | C11C3/04;C10L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催化 酸值 油脂 酯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酯化降酸装置,特别是一种介孔固体酸催化高酸值油脂气相酯化降酸装置,属化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柴油是一种高级脂肪酸低碳烷基脂,是一种洁净燃料,是优质的石化柴油替代品,可作为生物柴油的油脂原料包括棕榈油、小桐子油、橡胶籽油等植物油脂,以及微生物油脂、动物油脂、废弃餐饮油、植物油加工的下脚料等。但有些原料油中的游离脂肪酸的含量较高,为防止游离脂肪酸影响酯化反应,通常需要经过预酯化反应将脂肪酸转化为脂肪酸甲酯,因此对原料中的游离脂肪酸进行降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孔固体酸催化高酸值油脂气相酯化降酸装置,该设备能够连续快速降酸,并且甲醇可以循环利用,产品无需分离催化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介孔固体酸催化高酸值油脂气相酯化降酸装置,由酯化反应系统和甲醇汽化系统组成。酯化反应系统为外部包裹有反应加热器9和保温层8的酯化反应器5,酯化反应器5为底部有降酸油脂排放口、顶部有排气口的柱形结构,其内腔顶部装有油脂喷头6、中部装有介孔固体酸催化剂7、底部装有甲醇蒸汽分布器10,油脂喷头6与油脂进料管道连接;甲醇汽化系统包括底部装有汽化加热器1的柱形甲醇汽化器2、甲醇精馏柱4和冷凝器3,甲醇汽化器2底部进料口和冷凝器3出口经过管道与甲醇进料管连接,甲醇精馏柱4设在甲醇汽化器2顶部出口处;甲醇精馏柱4出口通过管道与酯化反应器底部的甲醇蒸汽分布器10连接,酯化反应器5顶部排气口通过管道与冷凝器3入口连接。
所述酯化反应器5底部的甲醇蒸汽分布器10为上表均匀分布有气孔的中空圆盘结构,其入口通过管道与甲醇精馏柱4出口连接。气孔的数量和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保证将甲醇蒸汽均匀地送入酯化反应器5内腔即可。
所述介孔固体酸催化剂分可以分为上、下两层,固定在酯化反应器中部,以提高反应的效率。介孔固体酸催化剂为负载型固体超强酸、高分子酸性催化剂或杂多酸催化剂,如SO42-/Fe2O3、SO42-/ZrO2、SO42-/TiO2、SO42-/SnO2及SO42-/Al2O3、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全氟磺酸树脂(Nation-H)催化剂、磷钨杂多酸、杂多酸铯盐等。
所述汽化加热器1和反应加热器9均为普通电加热器,如普通电阻式加热器、电磁加热器、微波加热器等。保温层8采用普通保温材料,如泡沫塑料、石棉等。
本装置的工作过程是:首先将甲醇加入甲醇汽化器2中,并启动汽化加热器1和反应加热器9,甲醇汽化器2产生的甲醇蒸汽经甲醇精馏柱4进入酯化反应器5中,在甲醇蒸馏分布器10的作用下,甲醇蒸汽均匀地以气态形式从介孔固体酸催化剂7中通过,然后经冷凝器3冷凝后返回甲醇汽化器2中;当以上过程稳定后,将高酸值油脂经布料喷头6均匀地喷洒在介孔固体酸催化剂7表面,甲醇和高酸值油脂在介孔固体酸催化剂的孔隙表面发生酯化反应,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水以蒸汽形式和反应剩余的甲醇蒸汽一起从酯化反应器5顶部排气口进入冷凝器3,经冷凝后返回至甲醇汽化器2中,酯化反应产生的水在甲醇精馏柱4的作用下被分离在酯化反应器5之外,从而实现酯化降酸反应的连续进行,使从酯化反应器5底部出来的油脂酸值达到后续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使甲醇和脂肪酸的反应在介孔固体酸催化剂的表面快速进行,酯化反应产生的水被及时移出酯化反应器并留在反应器外,从而实现高酸值油脂快速降酸,达到提高反应转化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示意图。
图中,1-汽化加热器;2-甲醇汽化器;3-冷凝器;4-甲醇精馏柱;5-酯化反应器;6-喷头;7-介孔固体酸催化剂;8-保温层;9-反应加热器,10-甲醇蒸汽分布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所述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82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