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铸结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6967.8 | 申请日: | 201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6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黄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59 | 分类号: | B22D11/059;B22D11/055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杜传青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连铸结晶器。
背景技术
连铸工艺技术因能够提高铸坯质量、改善劳动条件、且具有金属收得率高、节约能源、便于实现机械自动化等优点而为大多钢铁厂所采用。连铸生产过程中,钢水在冷却条件下凝固并粘附于结晶器内壁上,形成凝壳。在结晶器向上振动时期,上部新生凝壳粘接在结晶器壁并与之一起向上运动,而此时下部的凝壳则以拉坯速度向下运动,这样在两者之间的钢液就直接暴露在结晶器壁上,形成一个“二次弯月面”。负滑脱期开始后,上部凝壳随结晶器向下运动,在追赶下部凝壳的过程中生成“凝固桥”与其相连。在负滑脱期结晶器向下运动速度达到最大时,上部凝壳与下部凝壳焊合,在结晶器负滑脱焊合过程中,下部凝壳阻挡了上部凝壳随结晶器运动,起到了脱模的作用,由于上下两部分凝壳相互作用,向内挤压,在焊合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一道振痕。振痕严重时,会使连铸坯表面质量恶化,并在振痕产生位置内部生成裂纹,导致浇注钢成分偏析。
传统的结晶器内表面为铬、镍及各种合金涂层,主要是为了增加结晶器的耐磨性,但在生产连铸坯的过程中,钢水在结晶器内表面形成的“二次弯月面”使该处钢水远离结晶器内表面,又由于结晶器的外部只有一个冷却水箱,冷却水从结晶器底部向上流动,冷却水温度逐渐上升,在二次弯月面处,上下初步生凝壳强度较小,导致在结晶器负滑脱焊合过程中变形较大,形成的振痕较深,影响浇注钢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在生产连铸坯的过程中形成的振痕较浅、可明显提高连铸坯表面质量的连铸结晶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连铸结晶器,其内表面设有镀层并分为a、b、c三个不同区域,所述a区域为结晶器顶部 至其下80-100mm区域,所述b区域为a区域下部边界至其下25-30mm区域,所述c区域为b区域下部边界至结晶器底部区域。其中,所述a区域和c区域表面镀层为耐磨材料,所述b区域表面镀层为纯铁、高碳钢、高硬度铁基合金或与浇铸钢种同种材料中的一种。所述结晶器的外部从底部至顶部连续设置有多个冷却水箱,且其中一个水箱的下部设在从结晶器顶部向下至S1+2S2+200mm处,其中S1为a区域高度,S2为结晶器振动的振幅,S1和S2的单位为mm。
进一步地,所述a区域镀层耐磨材料与浇注钢水间的湿润角不小于120度。
进一步地,所述a区域和c区域表面镀层耐磨材料为陶瓷材料、铬、镍、氮化钛、氮化钒、氮化铬、三氧化二铬、五氧化二钒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a、b、c区域镀层总厚度为0.06~3mm。
更进一步地,所述b区域镀层为多层,表面镀层厚度为0.06~1mm。
由于结晶器在工作状态下,钢水表面到二次弯月面之间区域设有纯铁、高碳钢、高硬度铁基合金或与浇铸钢种同种材料之类的镀层,降低了钢水在结晶器内表面的表面张力,缓解甚至消除钢水在结晶器内表面上形成的二次弯月面,使钢水紧靠结晶器。由于在结晶器二次弯月面处增设有冷却水箱,能够增加下部凝壳顶部及上部凝壳下部的强度,使得上下凝壳焊合在一起时具有足够的强度,提升抵抗钢水冲击能力,减小变形,从而减少振痕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连铸结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铸结晶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从图1可以看出,现有的连铸结晶器的铜板3的内表面从上到下镀有相同的镀层2,该镀层2可以为铬、镍或其合金,也可为氮化钛、氮化钒、氮化铬、三氧化二铬或者五氧化二钒,主要是为了增 加结晶器的耐磨性,使在结晶器内部1浇注的钢水与连铸结晶器表面形成较大的湿润角。连铸结晶器外部只有一个冷却水箱4,冷却水温度从下至上逐渐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69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摆放的封堵引锭头螺旋体
- 下一篇:高充型压头浇口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