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26933.9 | 申请日: | 2011-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5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飞豹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F02M35/1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互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4 | 代理人: | 鲍子玉 |
| 地址: | 40002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气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生产工序短的汽车发动机进气管。
背景技术
汽车的进气系统对整个车的动力性能、经济性能以及NVH性能(即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三项综合性能)有重要的影响,设计高充气效率、睇噪声的进气系统是设计的根本目的。若进气系统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则可允许更多的燃料燃烧,因此,如何提高充气效率是提高发动机动力性能以及经济性能的重要手段。
近代,对于汽车发动机进气管的研究也很多,比如说增氧进气管等,该进气管的结构比较复杂,生产工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工序短的汽车发动机进气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管,包括第一段进气管、第二段进气管、传感器安装支座以及缓冲套管;
所述第一段进气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段进气管的下端通过所述传感器安装支座连接;
所述缓冲套管设于所述第一段进气管的下端;
所述传感器安装支座与所述第一段进气管及所述第二段进气管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第一段进气管上设有防磨管。
优选的,防磨管上设有金属盖板。
优选的,金属盖板与所述防磨管通过螺母连接。
由上可见,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汽车发动机进气管为一体成型结构,结构简单且缩短了生产加工的工序,从而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进气管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进气管结构图中的A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进气管中金属盖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进气管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进气管结构图中的A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进气管中金属盖板的结构图。由图1、图2以及图3可知,汽车发动机进气管1包括第一段进气管11、第二段进气管12、传感器安装支座13以及缓冲套管14;
所述第一段进气管11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段进气管12的下端通过所述传感器安装支座13连接;
所述缓冲套管14设于所述第一段进气管11的下端;
所述传感器安装支座13与所述第一段进气管11及所述第二段进气管12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
第一段进气管11上设有防磨管2,防止第一段进气管11直接与其他设备进行接触摩擦。
所述缓冲套管14上设有金属盖板3。
所述金属盖板3与所述缓冲套管14通过螺母4连接。
汽车发动机进气管1为一体成型结构,结构简单且缩短了生产加工的工序,从而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飞豹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飞豹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69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面熔覆合金层的金属水泵叶轮
- 下一篇:柴油机机油消耗测试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