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陶瓷封装片式电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6778.0 | 申请日: | 201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5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赵俊;戴正立;李青;高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顺络迅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02 | 分类号: | H01F27/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1***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陶瓷封装 电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陶瓷封装片式电感器,属于电感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感器多为采用环氧树脂模压注塑的方式将电感进行成型处理,形成具有表面贴装功能的电感器,该类电感器在用环氧树脂进行成型处理时极易出现漆包线受损,磁芯出现开裂破损或者短路,最终导致电感开路或短路失效。为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与2009 年 12 月 29 日申请了专利号为2009203188958,名称为《一种陶瓷封装片式电感器》的专利,该陶瓷封装电感器可以有效的避免漆包线受损,磁芯出现开裂破损或者短路现象;但在使用过程中申请人发现,陶瓷封装片式电感器在粘接过程中为了能够使电极引线在外部成型,在粘接时需在外壳间会留出细小的缝隙,这样第一会降低陶瓷封装片式电感器的外壳粘接强度;第二,外壳上留有缝隙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壳粘接强度好、安全系数更高的新型陶瓷封装片式电感器,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它包括磁芯,在磁芯上连接有电极线,在磁芯上绕有漆包线,漆包线与电极线连接,在磁芯及漆包线外设有陶瓷封装外壳,在陶瓷外壳外层包覆一层UV型环氧树脂。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陶瓷外壳封装,避免了封装过程中的高温、高压对漆包线和磁芯的影响,在温度冲击过程中,没有固化环氧树脂和模压封装环氧树脂的冷热收缩对漆包线影响,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在陶瓷外壳外层包覆一层UV型环氧树脂,提高了外壳粘接的强度,且对外壳粘接处的空隙进行了有效的填充,进一步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其加工过程如下:将电极线2通过环氧树脂粘接的方式固定在铁氧体磁芯1上,然后在铁氧体磁芯1上绕制漆包线3,漆包线3通过直焊方式固定在电极线2上,用压力将电极线2压扁,然后通过陶瓷外壳4将电感进行封装,最后将压扁的电极线2折弯成形,贴合在陶瓷封装外壳4上,形成具有表面贴装的电感器,所用的电极线2为镀锡圆铜线。为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在陶瓷外壳4外层包覆一层UV型环氧树脂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顺络迅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贵阳顺络迅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67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贴合机工作平台对位机构
- 下一篇:贴合机真空平台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