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床及行动不便患者体重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26007.1 | 申请日: | 2011-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1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 发明(设计)人: | 闫涛;李海英;甄新安;武涧松;周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涛 |
| 主分类号: | G01G19/44 | 分类号: | G01G19/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赵郁军 |
| 地址: | 10008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卧床 行动 不便 患者 体重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重测量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卧床及行动不便患者进行体重测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体重是评价病人营养状态、判定病人营养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患者体重的称量在计算患者能量需要量、评价营养状态、判定营养治疗效果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某些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治疗,因而无法独立的利用现有的体重测量装置测量体重,这严重影响了医疗护理的质量,更甚者会延误病情的及时观察诊测。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510135547.3的发明专利“卧床病人体重测量方法及测量仪”公开了一种针对卧床患者的体重测量装置,但是该装置结构复杂,操作较为繁琐,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测量快速且结果准确的卧床及行动不便患者体重测量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卧床及行动不便患者体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人机界面处理单元和至少一个测量单元,
该人机界面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微处理器、LCD显示屏、控制面板、第一红外信号发射器、第一红外信号接收器及存储器,该LCD显示屏、控制面板、第一红外信号发射器、第一红外信号接收器及存储器分别与该第一微处理器连接;
该测量单元包括第二微处理器、压力传感器、第二红外信号发射器及第二红外信号接收器,该压力传感器、第二红外信号发射器及第二红外信号接收器分别与该第二微处理器连接;
经所述控制面板输入的控制指令经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处理后通过所述第一红外信号发射器发送至所述第二红外信号接收器;经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经所述第二微处理器处理后通过所述第二红外信号发射器发送至所述第一红外信号接收器。
该装置还包括热插拔存储卡接口,该热插拔存储卡接口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连接。
该装置还包括USB数据接口,该USB数据接口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连接。
该装置还包括报警单元,该报警单元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连接。
该装置还包括语音提示器,该语音提示器与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连接。
所述人机界面处理单元通过可拆卸式固定件固定于床头或床尾或其他设备架上。
所述测量单元的数目为四个,分别设置于四个床脚下。
所述测量单元外围包覆软垫。
所述软垫为橡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卧床及行动不便患者无需离开病床和轮椅等辅助行动医疗器械就能通过本实用新型快速准确的测量出体重,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卧床及行动不便患者的干扰,也减小了医务人员的负担;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测量快速且结果精确,功能丰富且易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卧床及行动不便患者体重测量装置包括人机界面处理单元10和至少一个测量单元20。人机界面处理单元10包括第一微处理器11、LCD显示屏12、控制面板13、第一红外信号发射器14、第一红外信号接收器15及存储器16,其中,LCD显示屏12、控制面板13、第一红外信号发射器14、第一红外信号接收器15及存储器16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11相连接;测量单元20包括第二微处理器21、压力传感器22、第二红外信号发射器23及第二红外信号接收器24,其中,压力传感器22、第二红外信号发射器23及第二红外信号接收器24分别与第二微处理器21相连接。
经控制面板13输入的控制指令经第一微处理器11处理后通过第一红外信号发射器14发送至第二红外信号接收器24;经压力传感器22采集的数据经第二微处理器21处理后通过第二红外信号发射器23发送至第一红外信号接收器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涛,未经闫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60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