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充型压头浇口杯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24757.5 | 申请日: | 2011-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6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第六一六厂 |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东升 |
| 地址: | 037036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充型 压头 浇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充型压头浇口杯。
背景技术
浇口杯是用于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铝合金铸件浇注用的装置,浇口杯的作用是承接来自浇包的金属液,通过浇口杯达到容量、流量的控制和平稳充型的目的。浇口杯的结构形式对铸件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特别对大型薄壁壳体类铸件的影响更加明显。
现有的浇口杯浇铸状态位置如图1所示,铸件长×宽×高(1358×435×265)mm,平均壁厚为5mm,采用一个浇口杯两个直浇道浇注,图中包括浇口杯1、浇口圈2、上铸型3和下铸型4。浇口杯采用5mm厚钢板焊接而成,浇口杯底面和侧面焊接在一起,上面敞开,底面积小上面积大,呈倒梯形结构,浇注时采用一个浇包浇注,一次可以浇注多个铸件。
为了提高金属液的充型能力,减少浇不足、冷隔等缺陷的产生,一种方法是靠添加浇口圈,来提高现有浇口杯在上铸型3上方的高度来实现,浇口圈用树脂砂制成,浇口圈放在上铸型直浇口处,浇口圈的孔径和浇口杯直浇口孔径一致。这种方法虽然提高了充型压头,但在抬高浇口杯高度的同时,浇口杯距离下铸型底面落差也随着增大,浇注时造成了金属液的落差加大,产生飞溅,从而产生大量的氧化夹渣,增加了铸件的废品率。
另一种方法是不抬高现有浇口杯在上铸型上的高度,而是利用增加合金液的供给量,使合金液面在浇口杯中始终处于较高位置,以增加充型压力,这种方法虽然减少了金属液的飞溅和氧化夹渣的产生几率,但浇注过程中必须保持浇口杯里的金属液一直处于高位,才能保证浇注的后期有足够的充型能力,但这样造成了金属液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充型压头浇口杯,在不抬高浇口杯相对上铸型的高度,也不增加金属液的供给量的前提下,使充型全过程一直保持较高充型压力,即使到铸件充型后期金属液达到铸件的上表面或最高端时,也能保持较高的充型压头,即提高充型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充型压头浇口杯,该浇口杯采用钢板焊接而成,浇口杯底面和侧面焊接在一起,上面敞开,底面积小、上面积大,呈倒梯形结构,其特征是:浇口杯空间内设置一个拱形结构件,拱形结构件的横截面为拱形,拱形结构件位于浇口杯的两直浇口之间,拱形结构件的两端与浇口杯前后两侧面焊接在一起,将浇口杯下部空间分成两个空间,拱形结构件的高度低于浇口杯高度,拱形结构件所占空间大小保证浇口杯剩余空间满足铸件所需金属液量。
所述拱形结构件采用5mm钢板焊接而成。
所述拱形结构件的横截面采用梯形或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中间占位结构,并利用中间占位体积的大小来改变浇口杯的容积,使金属液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值,提高了充型压头,即提高了充型压力,减少了金属液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浇口杯浇铸状态位置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高充型压头浇口杯浇铸状态位置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其中:浇口杯1;上铸型3;下铸型4;拱形结构件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浇口杯的基础上采用中间占位法,即浇口杯采用钢板焊接而成,浇口杯底面和侧面焊接在一起,上面敞开,底面积小上面积大,呈倒梯形结构,浇口杯空间内设置一个拱形结构件5,拱形结构件5的横截面为拱形,拱形结构件5位于浇口杯的两直浇口之间,拱形结构件5的两端与浇口杯前后两侧面焊接在一起,将浇口杯下部空间分成两个空间,相当于形成两个独立的浇口杯,拱形结构件5的高度低于浇口杯高度,拱形结构件5所占空间大小保证浇口杯剩余空间满足铸件所需金属液量即可。拱形结构件5采用5mm钢板焊接而成。浇注时由于浇口杯中间被拱形结构件5占据,金属液先充满浇口杯的两侧空间,在金属液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这种浇口杯形成的液面高度比现有浇口杯的液面高度提高,在浇注后期当金属液面和铸件上表面落差减小时,只需保持两侧浇口杯内金属液的高度,充型压头就能得到保证,即在保证相同的充型压力条件下,相对现有浇口杯节省拱形结构件5体积大小的金属液。
拱形结构件5的横截面采用梯形或三角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第六一六厂,未经国营第六一六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47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铸结晶器
- 下一篇:一种扩孔锻造的组合式马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