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放置尺和笔的包书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23418.5 | 申请日: | 2011-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1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 发明(设计)人: | 汪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玉 |
| 主分类号: | B42D3/12 | 分类号: | B42D3/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 地址: | 243032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马向路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置 书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书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放置尺和笔的包书皮。
背景技术
由于书的表面经常被弄坏或弄皱,所以市场上销售各式各样的包书皮,用来保护书本。但目前市场上的包书皮一般为柔软的塑料纸,在学生反复阅读和使用过程中,书容易卷角,封面容易损坏,所以这种包书皮不能解决实际使用中书籍常见的边角褶皱、翘起问题。于是有人采用了硬质卡片纸作为封面和封底,但这种包书皮增加了书本的重量,不方便携带,而且封面、封底都采用硬质卡片纸制作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目前的包书皮功能比较单一,对于几何和工程图学类的书籍,使用时常常需要进行某些长度的测量,做一些简单的标记或者作图等,如果另外准备笔和直尺则比较麻烦,所以现有的包书皮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中国专利申请号00247032.2,公开日2000年8月28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新型护书皮,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主要由相互连接的封面皮、脊背、封底皮构成的新型护书皮,其封面皮和封底皮在靠近脊背处各有一条胶粘层。该使用新型虽然对书面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该实用新型的包书皮不能对书本的边角起到保护作用,书本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20676147.X,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新型书皮,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新型书皮,包括书皮,书皮与书本的书槽位置相对应处设为波纹形褶皱,书皮的四个角分别设有三角形保护套,在书皮的外侧面还设有可插入纸片的透明插袋。该实用新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书皮因翻折而造成的破损,但该实用新型功能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时测量、作图的需要。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包书皮在使用方面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放置尺和笔的包书皮,可以有效防止书的边角发生弯曲、褶皱。
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放置尺和笔的包书皮,包括封面、书脊、封底和固定书页的插兜,封面外边缘设置有直尺套,直尺套在靠近书脊的一侧设有开口,封面右下角设置有三角板套,三角板套的两直角边分别与包书皮封面右下角的两个边重合,三角板套的斜边设有开口,封底外边缘设有用于插放笔的笔兜。
更进一步的,直尺套为长方形,直尺套的高度与包书皮的高度一致,直尺套的宽度为2.5~4cm,三角板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板套的两直角边的长度为6~8cm,可以适合放置不同尺寸的直尺和三角板。
更进一步的,直尺套和三角板套开口的一边分别设置有一个小半圆形缺口,可以方便地将直尺或三角板从直尺套或三角板套中拿出来。直尺套和三角板套由PVC材料、PET材料或OPP材料制成。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直尺套、三角板套和笔兜,可以用于放置直尺、三角板和笔,满足学生学习中长度测量及作图的需要;
(2)本实用新型的直尺套和三角板套装入直尺和三角板后,可以有效防止书本的边角发生弯曲、褶皱,保持书本的平整;
(3)本实用新型的直尺套和三角板套开口的一边分别设置有小半圆形缺口,可以方便学生从套中拿出直尺和三角板;
(4)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封面1;书脊2;封底3;插兜4;直尺套5;三角板套6;笔兜7。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可放置尺和笔的包书皮,包括封面1、书脊2、封底3和固定书页的插兜4,封面1外边缘设置有直尺套5,直尺套5在靠近书脊2的一侧设有开口;封面1右下角设置有三角板套6,三角板套6的两直角边分别与包书皮封面1右下角的两个边重合,三角板套6的斜边设有开口;封底3外边缘设有用于插放笔的笔兜7。其中,直尺套5为长方形,直尺套5的高度与包书皮的高度一致,直尺套5的宽度为2.5~4cm。三角板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板套6的两直角边的长度为6~8cm。直尺套5和三角板套6开口的一边分别设置有一个小半圆形缺口。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玉,未经汪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34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