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定时分段调光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2922.3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6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海青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9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定时 分段 调光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控制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LED定时分段调光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LED路灯及LED商业照明为节能, 简单的方法是采用定时分段对灯具的亮度进行调节,目前所使用的调光控制装置具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手动开关切换调档,另一种在灯具里面加入单片机进行定时自动调档。虽然两者的结构都简单,成本低廉,不需要布置信号线,也不需要通过无线信号通信控制即可实现灯具亮度调节,以达到节能功能,但是,前者因要在固定的时间内手动切换开关,在开关断开期间灯具也会随之灭掉,许多场合并不允许这种现象的发生。后者虽可避免前者的缺陷,但定时调光的时间是预先设定在灯具的控制器里面的,使用过程中无法更改,此种不足也限制了它在许多场合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定时分段调光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LED定时分段调光控制装置,包括:电连接的发送主控制器、交流接触器及接收控制器;所述发送主控制器包括电连接的微控制单元、可控硅,该微控制单元上设有显示屏、开光按键及信号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控制器包括电连接的电压检测电阻、光耦、微控制单元、开关电源,该微控制单元上直接或间接设有电容,该开关电源与被控制对象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交流接触器为继电器、可控硅等可控开关元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接收控制器设有一个或多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为开关按键或无线信号接收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被控制对象为一个LED灯或多个LED灯形成的灯串。
与现有手动开关分段调光相比,由于本控制装置的开关信号是由主控制器驱动交流接触器替代手动开关,在开关速度上可以做到0.2秒以内,同时开关电源的电容具有存储电能的特性,如此之下,使用者的肉眼无法察觉被控制对象有熄灭的现象;与定时分段调光技术相比,因整个工程只需一个主控制器加一个交流接触器置于配电柜中即可,所以要设定整个工程灯具的亮度等级,使用者只需在配电柜中对主控制器进行设定即可,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LED定时分段调光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LED定时分段调光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该LED定时分段调光控制装置,包括电性连接的发送主控制器10、交流接触器20、接收控制器30三部分。
所述发送主控制器10包括电连接的微控制单元102与可控硅104,该微控制单元102上设有显示屏103、开光按键及信号接收模块101。该信号接收模块101为开关按键信号模块或无线信号模块。
所述的交流接触器20直接控制电路的开闭,可以为继电器、可控硅或开关元件。
该接收控制器30为电源通断检测处理并驱动开关电源输出功率,电路中可设置一个或多个接收控制器30,该接收控制器30包括电连接的电压检测电阻301、光耦302、微控制单元303、开关电源305,该微控制单元303上直接或间接设有电容304,该开关电源305与被控制对象306电连接,该被控制对象306为一个LED灯或多个LED灯形成的灯串。
该LED灯光控制装置工作时,主控制器10根据用户预先设定的时间,触发交流接触器20做0.2S以下的开关动作,接收控制器30在掉电期间因直接或间接电容304的存在,可以维持微控制单元303继续正常工作,微控制单元303通过电压检测电阻301和光耦302检测电源线上的掉电时间,若检测到掉电时间大于某一数值,则立即启动控制开关电源305调整LED灯306跳到另一个亮度等级,以此达到亮度调节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被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海青,未经黄海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29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