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漩涡液体分离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22473.2 | 申请日: | 2011-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0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 发明(设计)人: | 马庆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17/038 | 分类号: | B01D17/038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建成 |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漩涡 液体 分离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设备,具体是指一种漩涡液体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液体分离主要有两种方式,当两种液体互溶时,通常采用蒸馏提纯的方式分离,当两种液体不互溶,可采用静止分层提取的方式,但是静止分层提取的方式分离速度较慢,但是对于分层界面不是很明显的混合溶液和一些存在混溶界面的部分混合液,将难以分离提取;若采用其它化学催化的方式来分离提取混合溶液,不仅仅工序上麻烦,同时还会在分离出的溶液中增加其它化学成分,设备复杂,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效率较高的漩涡液体分离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漩涡液体分离设备,包括外管、与外管相配合的内芯,所述的外管上设有贯通的螺旋槽,所述的外管一端侧壁设有与内部螺旋槽相通的液体入口,所述的外管另一端设有水出口,所述的内芯设有与螺旋槽相通的小通孔。
采用本技术方案,利用两种溶液的密度不同,在一定压力下所受到的作用力的不同,混合液体从水侧壁上的液体入口进入,在高压作用下,旋转高速前进,在离心作用下,密度大的水高速从水出口流出,密度小的油被迫从内芯上设有的小通孔中流出,及达到油液快速分离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管与内芯相配合指的是紧密不漏水的过盈配合。采用本技术方案,防止混合溶液的溢流,保证混合溶液高速旋转流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管的形状为直筒形或者是阶梯形。采用本技术方案,根据使用场所的条件以及混合溶液分离的难易程度,可采用离心轨道不同的外管和内芯。
作为优选,所述的出水口设有可调节水流量的可调水嘴。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水流量的大小,从而控制分离的速度与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漩涡液体分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外管,2、内芯,3、螺旋槽,4、液体入口,5、出水口,6、小通孔,7、可调水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漩涡液体分离设备做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漩涡液体分离设备,其特征是:包括外管1、与外管1紧密不漏水过盈配合的内芯2,所述的外管1上设有贯通的螺旋槽3,所述的外管1一端侧壁设有与内部螺旋槽3相通的液体入口4,所述的外管1另一端设有出水口5,所述的内芯设有与螺旋槽相通的小通孔6,所述的外管1的形状为直筒形,所述的出水口5设有可调节水流量的可调水嘴7。
此设备可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漩涡液体分离设备的长度,一般设置为3m,使用时候,将高压混合溶液从液体入口4送入,在螺旋槽3内高速旋转移动前进,产生离心力,在离心了的作用下,密度较大的水在外螺旋槽3的外侧,密度小的油在螺旋槽3的内侧,内侧设有小通孔6,在压力作用下,内侧的油通过小通孔6溢出,而密度大的水继续前进,最终从外管1的末端的出水口5流出,出水口5上装有可调节水流量的可调水嘴7,通过可调水嘴7可以调节内部压力的大小和溶液的流量流速,有利于针对不同混溶度的混合溶液的分离,使用范围广泛。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如所述的螺旋槽3的形状和位置设计的改变,如采用其它特殊加工方式制造外管与内芯一体的设备等。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24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产有机玻璃支架的一次成型模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线性执行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