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碎料机出料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22358.5 | 申请日: | 2011-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7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 发明(设计)人: | 庄会永;蒋大龙;张雁茹;马岩;任长青;于盛通;宫乙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23/00 | 分类号: | B02C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吴甘棠 |
| 地址: | 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中关村国能新能源***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碎料机出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碎料机,尤其是碎料机种的出料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枝桠粉碎行业的发展,诸多大型枝桠粉碎机相继出现,其大多数机器的加工料出口都是由钢板围成的平底或斜底槽,在枝桠被加工成碎料之后,进入出口槽中,由于碎料含有大量水分,很容易挤压成块,堵塞出口,使碎料无法到达输送带上,给枝桠粉碎过程带来麻烦,从而影响机器的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效高、结构简单合理的碎料机出料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碎料机出料结构,包括第一传动轴、安装第一传动轴的轴承、绞龙机构及输送带,所述绞龙机构包括固定螺母、第二传动轴、轴端挡圈、双链轮、键、小齿轮、安装第二传动轴的轴承及绞龙轴,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与双链轮连动,其端部套设轴端挡圈,此端设有轴槽,键位于该轴槽中,小齿轮套设于该轴槽上,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连动绞龙轴,绞龙轴的另一端还设有第三传动轴及第三传动轴的轴承;所述第一传动轴通过一转向齿轮组连动绞龙机构中的小齿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碎料机出料结构的有益效果是本项发明利用换向齿轮转动,带动放置在钢板槽内的绞龙机构转动,并通过绞龙旋转带动碎料向钢板槽出口移动,进而到达输送带,克服了加工碎料的堆积,提高了加工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绞龙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取的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碎料机出料结构包括第一传动轴、安装第一传动轴的轴承、绞龙机构及输送带,第一传动轴5以轴承4固定在机架上,双链轮3为第一传动轴的动力源,第一传动轴5的两端加设挡圈2并用螺母1固定,转向齿轮组6为第一传动轴5的力矩输出端与绞龙机构相连接,所述绞龙机构包括固定螺母7、轴端挡圈8、第二传动轴13、双链轮9、键11、小齿轮10、安装第二传动轴13的轴承12及绞龙轴14,第二传动轴13的一端与双链轮9连动,其端部套设轴端挡圈8、螺母7定位,第二传动轴13此端设有轴槽,键11位于该轴槽中,小齿轮10套设于该段部,第二传动轴13的另一端连动绞龙轴14,绞龙轴14的另一端还设有第三传动轴15及第三传动轴的轴承16,前述转向齿轮组6与绞龙机构中的小齿轮10相啮合传递力矩。
动力传递到双链轮3,第一传动轴5,从而把动力传递到转向齿轮组6,转向齿轮组6与齿轮10相啮合,完成换向,从而带动第二传动轴13转动,进而带动绞龙轴14转动,并通过绞龙轴旋转带动碎料向钢板槽出口移动,进而到达输送带,克服了加工碎料的堆积,提高了加工运输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23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轮车起落架
- 下一篇:一种升降式搓纸轮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