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蓄电池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0378.9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2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曾刚;汪龙虎;方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B60R16/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蓄电池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零部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的蓄电池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汽车蓄电池固定装置采用双螺杆结构,如图3所示,该结构即在蓄电池左右各布置一个螺杆6,上部与压板2采用螺母连接施加压紧力。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主要针对了上下方向限位,前后限位则采用在后盖板上的限位翻边来实现,但是左右限位完全倚靠压板施加在蓄电池的摩擦力来实现;容易出现限位不牢,蓄电池在汽车运行过程中左右窜动;而且螺杆的布置需要较大空间,采用双螺杆布置会导致蓄电池的固定需要空间较大。
此外,还有一种“包裹式”的布置,即完全把蓄电池用钣金包裹起来,通过固定钣金达到限位和固定的目的,但这种布置需要大量材料,而且冲压和安装工序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蓄电池固定装置,它能从上下、左右、前后对蓄电池进行限位和固定,以提高蓄电池系统使用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汽车蓄电池固定装置包括压板、上端与压板左端连接的螺杆,该螺杆的下端与汽车发动机纵梁前端的后盖板勾挂连接,还包括与压板右端勾挂连接的侧支架,该侧支架定位连接在车身上;所述压板的左下方固设有左限位板、右下方固设有右限位板;还包括设在汽车发动机纵梁前端的后盖板前部的前限位翻边、后部的后限位翻边。
所述侧支架呈拱形,其顶部设有供压板勾挂的圆孔,两端各设有与车身固定的安装孔,便于安装。
所述汽车发动机纵梁前端的后盖板左侧焊接有L形支耳,所述螺杆的下端勾挂在L形支耳上,便于安装。
所述压板前、后端各设有中间高两边低的翻边,具有较好的抗弯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由于在压板下方的左右端各设置有限位板,可将蓄电池卡在中间,防止蓄电池左右窜动;同时,压板与侧支架、螺杆连接,防止蓄电池上下窜动;在汽车发动机纵梁前端的后盖板上设置限位翻边,可将蓄电池卡在中间,防止蓄电池前后窜动。
(2)由于在汽车发动机纵梁前端的后盖板左侧和车身之间分别形成有固定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定性,提高结构强度。
(3)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提高了蓄电池系统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现有蓄电池固定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该汽车蓄电池固定装置包括压板2、上端与压板2左端连接的螺杆6,螺杆6的下端折弯呈L形的第一挂钩6-1,且第一挂钩6-1勾挂在汽车发动机纵梁前端的后盖板1左侧焊接的L形支耳1-2上,螺杆6的上端与压板2的左端通过螺母连接。压板2的右端焊接有L形的第二挂钩2-2,且钩部向上,压板2通过第二挂钩2-2勾挂在与车身固连的侧支架3上,压板2的左下方焊接有L形的左限位板5,压板2的右下方焊接有L形的右限位板4,压板2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中间高两边低的翻边2-1。汽车发动机纵梁前端的后盖板1的前部设有前限位翻边1-3,其后部设有后限位翻边1-1。
为进一步优化安装,侧支架3呈拱形,其顶部开有供压板2勾挂的圆孔3-2,左右两端各开有安装孔3-1,侧支架3通过两个安装孔3-1固定在车身上。
在装配过程中,将蓄电池7卡在汽车发动机纵梁前端的后盖板1上的前限位翻边1-3和后限位翻边1-1之间,螺杆6上端穿过压板2左端的螺纹过孔,用螺母固定,但不拧紧,待蓄电池7摆好位置,将压板2右端的第二挂钩2-2勾挂在侧支架3顶部的圆孔3-2上,同时调整蓄电池7,使其卡在压板2下方的左限位板5和右限位板4之间,然后将螺杆6下端的第一挂钩6-1勾挂在汽车发动机纵梁前端的后盖板1左侧的L形支耳1-2上,拧紧螺母,使压板2压紧蓄电池7即可。
图3是现有蓄电池固定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为汽车发动机纵梁前端的后盖板,2为压板,6为螺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03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氮除硫微生物燃料电池
- 下一篇:一种超高压贴片二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