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气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9230.3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03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洪根;杜东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双开燃气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8/00 | 分类号: | F24H8/00;F24H9/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2017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热交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具体说是一种应用于燃气热水器或燃气采暖热水炉的冷凝式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气换热器中均设置有一种用于加热水的螺旋形波纹管,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1522105U,公告日为2010年7月7日,名称为‘一种燃气热水器用冷凝热交换器’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燃气热水器用冷凝热交换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的空腔内的波纹管,波纹管按一定方向绕制成螺旋形管状体,波纹管的两端设为进水口和出水口,壳体上端设置有出气口,壳体下端设置有冷凝水出口,壳体侧面设置有进气口,壳体腔体顶部设置有整流罩,这种结构中热气大部分由螺旋形波纹管的内腔中流出,而波纹管背面接触的烟气很少,热气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得换热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热交换器,已解决现有技术中波纹管背面受热面积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气热交换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壳体内腔设置有波纹管,波纹管以螺旋形式绕制成管状体,管状体的内孔形成内风道,内风道与进风口相通,波纹管处于管状体外周的管壁上紧贴套设有导风套,导风套外壁与壳体内壁之间的空腔形成外风道,外风道与进风口和出风口相通。
导风套上均匀设置有将内风道和外风道连通的导风孔。
出风口与进风口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壳体的上端,另一个设置在壳体的下端。
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上端,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下端。
壳体下端设置有冷凝水出口。
螺旋形管状体的内部靠近壳体出风口的部分设置有将内风道封闭的挡风板。
所述波纹管管壁的波纹形状可以为螺旋形或环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气热交换器,导风套使气体充分与波纹管处于管状体外周的管壁受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螺旋形管状体的波纹管的内外壁都能与气体进行热交换,大大的提高了换热效率。
进一步,导风套上均匀设置有导风孔,使得波纹管外壁受热更均匀。
进一步,壳体上端或下端设置有进风口,使波纹管受热更均匀。
进一步,挡风板能够使螺旋形管状体的波纹管的内壁充分受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分放大图;
图3是图1中壳体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燃气热交换器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该燃气热交换器的壳体1上端设置有出风口9,壳体1下端设置有进风口6,壳体1内腔中设置有波纹管2,波纹管2按螺旋形式绕制成管状体,管状体的内孔形成内风道13,波纹管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4和出水口5,内风道内部靠近出风口9的位置设置有挡风板8,波纹管处于管状体外周的管壁上紧贴套设有导风套7,导风套外壁与壳体内壁之间的空腔形成外风道12,外风道12与进风口和出风口相通,导风套7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将内风道13和外风道12相连通的导风孔10,壳体1下端设置有冷凝水出口3。
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原理,如图1-3的图上箭头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使用时,热气从进风口进入到内风道,结合内风道中设置的挡风板,通过波纹管处于管状体内周的内侧壁与进水口进入的冷水充分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波纹管之间的缝隙流出,碰到导风套,将热气折回,热气又通过波纹管的处于管状体外周的外侧壁与水进行热交换,然后由导风套上的导风孔流出,热交换完成后的热气通过出风口排出,冷水吸收热气传入的热量变成热水,由出水口流出,热气中的水蒸气在热交换完成后,降温变成液体,由冷凝水出口排出。
在其它实施例中,进风口还可以设置在壳体上端,出风口设置在壳体下端。
在其它实施例中,导风套上可以不设置导风孔,是导风套底部与进风口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双开燃气用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双开燃气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92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