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型过滤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9187.0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4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周壵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仟佰盾(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1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型 过滤 口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生防护用品,特别涉及一种口罩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口罩一般采用两种材质,一种是可过滤粉尘及异味的化纤复合材料,一种是纯棉或绦纱布。第一种材料过滤效果好,但吸湿性差,由于是化工产品,直接与面部接触时舒适性较差,并容易引起皮肤过敏。而第二种材料的口罩吸湿性舒适性比较好,但是过滤效果比较差。
有业者尝试用纱布包裹化纤过滤层制成平面口罩,由于防尘口罩不能采用缝制,而只能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化纤和化纤材质及化纤和天然纤维均可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但天然纤维之间却无法使用超声波焊接,尤其是在多层天然纤维的情况下,目前市面上见到的纱布包裹化纤的口罩均是用一层纱布将化纤过滤层包裹在中间,之后在纱布的对接处夹一小条化纤,通过化纤将纱布焊接在一起。这种做法做工粗糙,纱布连接处易散开;当天然纤维为多层时将无法焊接;另外口罩背向用户的一面使用天然纤维无实际意义,造成材料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由内层为天然纤维,外层为化纤面料组合的复合型过滤口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复合型过滤口罩,具有一本体,该本体是由内层天然纤维层、以及依次向外的化纤过滤层和化纤过滤覆盖层复合组成,该内层天然纤维层为至少一层,其两端设有延伸部,延伸部裹覆在化纤过滤层的背面,该化纤过滤覆盖层压设在化纤过滤层背面的两延伸部上。
该两延伸部为单层。
该化纤过滤覆盖层对应化纤过滤层的面积采用一片体覆盖在化纤过滤层的背面以及天然纤维层的两延伸部上。
该化纤过滤覆盖层采用两片分别对应压设在两延伸部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天然纤维与化纤面料结合的问题,令口罩的内层可采用舒适性、吸湿性比较好的天然纤维,外层采用化纤面料,此复合层结构不仅保证了口罩的过滤效果而且佩戴舒适,并且口罩外层不需采用天然纤维,节约了材料。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剖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剖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复合型过滤口罩,具有一本体10,该本体10是由面向使用者面部的内层天然纤维层1、以及依次向外的化纤过滤层2和化纤过滤覆盖层3复合组成。其内层天然纤维层1面向使用者,可设为多层,该天然纤维层1的两端设有延伸部11、12,两延伸部11、12为单层,其绕过化纤过滤层2的两侧边后贴设在化纤过滤层2的背面,该化纤过滤覆盖层3对应化纤过滤层2的面积采用一片体覆盖在化纤过滤层2的背面以及天然纤维层1的两延伸部11、12上,之后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对化纤过滤层2和化纤过滤覆盖层3的两侧边缘进行焊接,由于延伸部11、12只有一层,超声波焊接时热融的化纤可透过天然纤维的孔隙,从而将化纤过滤层2和化纤过滤覆盖层3与天然纤维层1相结合。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化纤过滤覆盖层3采用两片31、32,分别对应覆盖在天然纤维层1的两延伸部11、12上,这样同样能达到一样的焊接效果,同时节约材料。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天然纤维与化纤面料结合的问题,令口罩的内层可采用舒适性、吸湿性比较好的天然纤维,外层采用化纤面料,此复合层结构不仅保证了口罩的过滤效果而且佩戴舒适,并且口罩外层不需采用天然纤维,节约了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仟佰盾(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仟佰盾(厦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91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折叠遮阳帽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三件套睡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