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拉罐基本盖新型片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8209.1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2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炳生;单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5/38 | 分类号: | B65D65/3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5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易拉罐 基本 新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易拉罐基本盖冲压成型的金属料材,具体涉及一种易拉罐基本盖新型片料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罐装食品越来越多,其金属易拉盖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从易拉盖的制作过程上看,第一步就是要将金属料材经基本盖冲床冲压成一个个基本盖。金属料材一般分为片料和卷料两种。所谓片料即裁切好的片状的料材。
现有技术中,片料为一金属片,该金属片上按要冲压的盖体尺寸预设众多个交错布置的待冲压的位置;并且,为了节约成本尽量用尽材料,所述片料的送料方向的前端和后端均设计为矩齿状的边缘,该矩齿状边缘上的突出的齿为等腰梯形,该等腰梯形齿的短的底朝外,等腰梯形齿的短的底与腰之间构成尖角。在使用时,片料送入基本盖冲床的冲压模具的上、下模之间极易卡住,即出现“卡料”故障,使片料送置不到位,此时冲压模具合模即会将片料打烂,造成材料的浪费。并且,每次出现“卡料”故障都需要停机人工清理,导致冲床的开机效率下降。
对于上述“卡料”问题,易拉盖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普遍将其归咎于片料不平整,故而都想办法提高片料的平整度,但是平整度要求的提高必然增加了片料本身制作的难度。如何以低成本手段来避免“卡料”情况发生的问题,已困扰易拉盖生产厂家多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易拉罐基本盖新型片料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易卡料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易拉罐基本盖新型片料结构,片料为一金属片,该金属片的送料方向上的前端和后端均为矩齿状的边缘,该矩齿状边缘上的突出的齿为短的底朝外的等腰梯形;其创新点在于:所述金属片的前端边缘上突出的每个等腰梯形齿的短的底两端与两腰之间以倒角或倒圆过渡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方案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短的底”是指等腰梯形的相平行的两底中长度较短的那个底,亦有教科书上称为上底;
2、上述方案中,所述金属片的前端边缘上突出的等腰梯形齿的短的底与腰之间设倒圆过渡连接,该倒圆为半径1~10mm的圆弧角。
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和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发明人针对现有片料易卡料的问题,经多年分析和实验后才发现:导致卡料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平整度,而主要在于片料的前端的不平滑和毛糙。故而,本实用新型即将在片料的前端边缘上突出的每个等腰梯形齿的短的底与腰之间以倒角或倒圆过渡连接,以此使片料的前端边缘平滑,在进入基本盖冲床时不会再勾带住,从而解决了卡料问题,进而提高了基本盖冲床的开机效率。虽然,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较简单,但是却真正解决了困扰易拉盖生产厂家多年的“卡料”问题,具有突出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金属片;2、前端;3、后端;4、短的底;5、腰;6、倒圆;7、待冲压的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附图1、附图2所示:
一种易拉罐基本盖新型片料结构,片料为一金属片1,该金属片1的送料方向上的前端2和后端3均为矩齿状的边缘,该矩齿状边缘上的突出的齿为短的底朝外的等腰梯形。金属片1的送料方向上的前端2即为首先进入基本盖冲床的首端。所述金属片1的前端2边缘上突出的每个等腰梯形齿的短的底4两端与两腰5之间以倒圆6过渡连接,该倒圆为半径1~10mm的圆弧角,最佳为半径3.5mm的圆弧角,如附图2所示。
上述倒圆的半径尺寸3.5mm为举例,实际可以为半径1~10mm的圆弧角均可。上述倒圆也可以以倒角替代,所谓倒角可以是各角度的斜面,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并且,所述金属片1上按要冲压的盖体尺寸预设众多个交错布置的待冲压的位置7,如附图1中的点划线所示。这些待冲压的位置7是指冲压时与冲床冲压模具上对应的位置,实际在片料上这些待冲压的位置7并不需要标出来或以结构形式显现出来。
本实施例在片料的前端2边缘上突出的每个等腰梯形齿的短的底4的两端与两腰5之间以倒角或倒圆6过渡连接,以此使片料的前端2边缘平滑,在进入基本盖冲床时不会再勾带住,从而解决了卡料问题,进而提高了基本盖冲床的开机效率。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82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