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管端保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8062.6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8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甘正红;余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亚联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59/00 | 分类号: | B65D5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225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管端保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管端保护套。
背景技术
钢管在转运过程中的保护问题是标准及技术规范的强制要求,作为油气输送管道,为了在工地钢管安装对接时的方便及保证质量,都要求钢管在出厂前加工焊接坡口,但在运输及吊装卸过程中难免会碰伤钢管端面,从而影响施工,故必须在出厂时加以保护。因为钢管的尺寸规格很多,而每种不同直径不同壁厚的钢管要求配用不同的保护套,这样一来,保护套的尺寸规格也很多,这必然给生产带来不少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钢管管端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钢管管端保护套,所述钢管管端保护套包括侧壁开口的开口式套筒和楔形块,所述开口式套筒侧壁上、开口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且所述第一凹口和所述第二凹口位置相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凹口和所述第二凹口之间卡装有所述楔形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口、第二凹口均是通过冲压形成的底部具有一定斜度的凹槽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式套筒两端中至少一端的边缘向外翻边形成v形卷边。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式套筒采用厚度为1mm的钢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钢管管端保护套由于采用开口式套筒,可适用于多种尺寸的钢管,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管管端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钢管管端保护套,其包括开口式套筒1和楔形块2,开口式套筒1采用厚度为1mm的钢板制成的侧壁开口的短圆筒结构,楔形块2为顶端窄、底端宽的结构,在开口式套筒1的侧壁上、开口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凹口11和第二凹口12,且第一凹口11和第二凹口12位置相对应设置,楔形块2卡装在第一凹口11和第二凹口12之间。
本实用新型钢管管端保护套在使用时,将开口式套筒1套装在钢管的管端外,采用外力将楔形块2的顶端向下卡入第一凹口11、第二凹口12之间,由于开口式套筒1采用1mm钢板制成,具有一定的强度,同时,楔形块2为顶端窄、底端宽的结构,因此,楔形块2可牢牢地卡装在第一凹口11和第二凹口12之间,从而将整个钢管管端保护套安装在钢管管端位置,为了更便于楔形块2卡入第一凹口11和第二凹口12之间,第一凹口11和第二凹口12均为通过冲压形成的底部具有一定斜度的凹槽结构。由于该保护套采用开口式套筒1,可适用于各种型号钢管。
该开口式套筒1两端中至少一端的边缘向外翻边形成v形卷边13,V形卷边13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保护钢管坡口,在吊装及运输过程中保证钢管坡口不受到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亚联钢管有限公司,未经扬州亚联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80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